7月9日,比亞迪宣布,已經在全球率先實現媲美L4級的智能泊車。在當前這么個浮夸的時代,這樣的聲明本不稀奇。但比亞迪接下來的表態屬實讓行業吃了一驚,比亞迪表示,對所有天神之眼車輛用戶在智能泊車場景下的安全及損失全面兜底。
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不用解釋,不用判責,只要是正常泊車時出的事,就可以直接聯系售后。也不用走保險流程,廠家直接負責修理外加賠償損失。整個過程既不需要任何扯皮,也不影響保險費率。這應該算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兜底條款了,除了技術自信之外,比亞迪也真的是財大氣粗。
比亞迪的兜底條款是怎么一回事,它為什么要這么做?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細則仍需完善,但已經在路上
大家都知道,比亞迪最近幾年為輔助駕駛投入了非常多。2024年,智駕團隊的規模還是5000 人,2025年已經增加到了8000人。但由于先發優勢的緣故,比亞迪輔助駕駛在行業內依然名聲不顯。
這一次的重大官宣,就是這個龐大團隊的第一次重大發聲,表示比亞迪正式加入輔助駕駛一線。看一下動作就知道了,伴隨著這次官宣,比亞迪天神之眼即將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智駕OTA。
其中在泊車方面進行了重大升級,包括天神之眼新增三速泊車、偏置泊車、車頭泊入、窄車位泊車自動收后視鏡等功能,還優化了懸空障礙物識別功能,為的就是讓智能泊車又快又準又安全。
當然,行車方面也有一些革新,可以覆蓋更多場景,比如復雜場景連續繞行、環島通行、高速施工路段借應急車道繞行、窄路多把掉頭等等。
安全方面也新增了AEB的覆蓋范圍,可以更輕松識別低矮障礙物,夜間80km/h車速能實現對兩輪車侵入車道緊急剎停,120km/h車速能觸發兩段式舒適剎停。
總之就是,兜底也是有兜底的實力的,純賠錢的事,沒有企業會做。
當然也有一些質疑聲,比如有人表示,泊車是最簡單的輔助駕駛場景,車速非常低,障礙物也會充分識別,在這種情況下想撞個500塊錢的損失都很難,比亞迪這種做法就是花小錢賺大吆喝。關鍵其他家也做呀,為什么比亞迪愿意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還有人表示,碰撞免費修車還好說,如果是出了人身事故,不走保險,售后是很難兜底的,實操會很復雜。這個對其他車企來說是問題,對比亞迪來說還真不麻煩。比亞迪是有自營保險業務的,無非就是泊車這個業務不走保單而已。
(2)卷技術,卷責任
6月份的2025中國汽車重慶論壇,車企高層們幾乎是集體喊話,要求停止內卷,停止價格戰。當時很大一部分聲音,被認為是直指比亞迪,因為它太能卷了。先是“油電同價”,又變成“油比電低”,今年又搞了個“全民輔助駕駛”。
對于擁有全產業鏈的比亞迪來說,卷價格確實是最容易的一件事。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的毛利率是20.1%,僅次于賽力斯、小米,與理想相當。而這幾個,基本都是起步價20萬+的品牌,賽力斯的平均成交均價更是超過40萬。
也就是說,比亞迪比大多數同級的品牌都賺錢。犧牲部分利潤來擴大市場,完全是理性的選擇。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這樣做的阻力還是挺大的。
包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發布了《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明確反對無序價格戰。工信部也明確表示,“價格戰”沒有贏家,更沒有未來,要加大對“內卷式”競爭得整治力度。
從現在的情況看,比亞迪確實沒有卷價格了,而開始卷技術、卷責任。汽車行業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新能源時代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毫無疑問比亞迪已經取得了上半場的勝利,不僅三電技術領先,產業規模也無可比擬,如今最大的懸念就在下半場了。
最近幾年,比亞迪已經初步建立了從硬件堆料到算法迭代的全自研技術矩陣,自研了激光雷達、三目攝像頭及車規級 AI 芯片,還建立了中國最大的智能輔助駕駛車云數據庫,有全球最大的智駕研發工程師團隊,以及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能源生產制造體系。
如今,它為這些儲備找到了一個最好的出口,那就是率先為技術“兜底”。不能卷價格,那就卷責任。假設兩家技術相似,或者至少消費者分辨不了誰更好,那愿意兜底的車企一定更有吸引力。
(3)L3級已經在路上
最近幾年,大家持續聽到L3級輔助駕駛這個名字。相比現在主流的L2級輔助駕駛,技術層面暫且不談,兩者的核心差異在于“責任主體”,簡單來說就是出了事算誰的。
L2級輔助駕駛的定義是部分自動化,駕駛員全程承擔駕駛責任,系統只是 “輔助工具”。 系統能夠控制加速、減速、轉向(比如高速和城區的自動跟車和車道保持),但駕駛員必須實時監控,需隨時準備接管。簡單來說就是, “系統幫你開車,但你不能走神”。
也許有人要問了,很多車企的輔助駕駛不是這樣呀,宣傳是L2+,司機經常在睡覺或者玩手機。確實有很多人這樣做,但不要忘了,這種情況下出事了,完全是司機的責任。
而對于L3級輔助駕駛而言,系統可自主處理大部分常規路況,并且允許駕駛員短暫 “脫手脫眼”。理論上這個時候出事,責任方在車企。
當然了,如果系統會發出 “接管請求”,駕駛員也是需要再規定時間內接手的,如果駕駛員不響應,系統會直接減速至停車到安全區域。簡單來說就是,系統搞不定時必須接手。
雖然兩者看起來區別不大,但對廠家的要求完全不同,對消費者的保護也大為不同。如今比亞迪站出來為泊車兜底,其實就是走出了第一步。雖然法規還沒有完全健全,已經有車企走在了前面,就看對手們跟不跟了。
(4)功夫拍案
有人說比亞迪這樣是耍流氓,因為比亞迪自己有保修公司,自己主理售后,其它車企很難跟進。個人并不這么看,給自己汽車的輔助駕駛場景上保險,本身就該是車企的分內之事。如果沒有相關的業務,那找保險公司定制一個又有何不可,比亞迪可不是毛利最高的公司喲。
另外,大家說泊車場景簡單,那它作為車企兜底的第一步可太合適了。等這個場景做熟了,再解決高快領航、城市領航,這不挺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