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已與越南達成了貿易協議,越南銷往美國的所有商品將支付20%關稅,而經越南轉運商品稅率為40%,美國銷往越南商品零關稅。
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了這一新協議
根據特朗普4月份公布的“對等關稅”清單,越南要被征收46%的關稅,而在“對等關稅”政策暫停期間,越南商品輸美關稅是10%。
▌20%的關稅影響
盡管20%明顯低于46%“對等關稅”的稅率,但新宣布的20%關稅是“對等關稅”暫停期10%關稅稅率的兩倍。
許多專家認為,將越南商品的關稅提高到20%,將增加美國進口商的成本,可能導致供應商的轉嫁成本或消費者的價格上漲。
根據越南媒體的報道,玩具、運動必需品及零件等作為越南重要的出口品類,在今年第一季度向美國出口了20.6億美元,占越南對美出口商品的7%。
數據來源:Vietnam Briefing
也有聲音認為,美國政府這是通過關稅杠桿,迫使更多對美出口的制造企業離開中國。
▌焦點:如何定義轉運商品?
除了稅率以外,美越貿易協議并未公開更多細節。值得注意的是,協議稱美國將對“轉運”貨品(transshipping)征收40%的稅率,被認為是針對中國制造、但標示為“越南制”的產品。不過,對轉運商品加征關稅具體該如何落實,美國政府尚未說明。
路透社引述商業分析師馬丁(Dan Martin)的觀點指出:“轉運”一詞“模糊且經常被政治化”,“它怎么定義、怎么應用實施,將會形塑美國和越南的貿易關系”。
此前,就有美國官員曾質疑中國商品為規避關稅而經越南轉運,藉此“洗產地”;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更指有三分之一的“越南制”產品都是來自中國、但更換產地標簽的商品。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聲稱:“他們(越南)從中國購買900億美元的商品,然后加價賣給我們,他們只是中國通往我們的一條通道”。
一款越南制造的美國品牌玩具
曾任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的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芮恩希(William Reinsch)指出,有些轉運商品確實在越南經過了合法、實質的加工,變成了新的產品,“還有很多是介于中間,要落實法規總是很復雜。”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高級研究員瑪麗·洛夫利(Mary Lovely)還指出,對越南轉運問題的擔憂可能被夸大了,“中國對越出口增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為支持越南制造業的原材料,并非單純為避稅的‘轉運’。”
中外玩具網記者此前曾深入越南當地的中資玩具廠采訪了解到,玩具產品要取得越南產地證明有一系列很嚴格的硬性要求。比如,產品需在越南生產或組裝比例、本地加工增值成分比例,采購的進口材料比例等等都有相應的要求。而像在海防、太平等一些外國資本投資工廠密集的地區,本地原材料采購的比例也在上升,包裝、膠料等本地供應也隨著生產需求在逐步完善。
越南當地玩具工廠
路透社早前曾披露稱,在談判期間,美國向越南提出了“一長串強硬要求”,其中包括迫使越南減少對中國工業進口依賴。如果美國的要求得到滿足,將會對這個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構成嚴峻挑戰。對于亞洲各國來說,切斷對華供應鏈的依賴“需要幾十年”,且代價巨大。
有越南咨詢公司Seamakes的商務顧問表示,在美國4月宣布對等關稅計劃后,大多數在越中資企業都決定留下,“離開越南的出口商多是從事簡單貨物轉運的企業”。
由于中美貿易前景不明朗,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玩企在美國客戶的要求下,開始在東南亞設廠。除了越南外,印尼也是熱門的選擇。因此,在美越達成新關稅協議后,印尼與美國的關稅談判走向也同樣令業界關注。
▌中方回應: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對于美越貿易協定是否針對中國,7月3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一直堅決反對。中方注意到相關情況,正在開展評估。何詠前強調,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中方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但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樣情況,中方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來源:中外玩具網(ctoy-gdta) 文/編輯:Jane/Sala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