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盒子是我家的常客,可是做出好吃的韭菜盒子卻很難多少人興沖沖動手,卻敗在了第一步——和面上。燙面?冷水?可踩過的坑才知道有多深:燙面做出來,皮子倒是軟了,可韌勁不足,一碰就破;冷水硬邦邦,包的時候費勁,涼了更是能當磚頭用。今天,咱就把這困擾無數人的“面關”給破了,教你一招,保準皮薄如紙,餡料塞得鼓鼓囊囊,任憑你怎么煎怎么翻,它就是不開口、不漏餡!最絕的是,哪怕放涼了,皮子照樣軟乎,一點不給你甩臉子發硬!
核心一招:溫鹽水和面,筋道軟乎雙贏!
1、取普通中筋面粉約300克倒入盆中,關鍵來了:別用滾燙的開水,也別用冰涼的冷水,咱用溫水!水溫摸著不燙手就成,大約40-50度。水里提前加一小勺鹽(約3克)攪化開。這溫水加鹽的組合,就是咱的“秘密武器”!鹽能強力激發面粉的筋性,溫水則讓面筋蛋白適度舒展又不至于燙死。
邊倒鹽水邊用筷子快速攪拌面粉,攪成大片均勻的雪花絮狀。這時盆底應該沒什么干粉了,下手把它攏成團。蓋上濕布或保鮮膜,讓它“醒”個15分鐘。
2、15分鐘后,手上稍微沾點干粉,再去揉那個面團。揉下面團,揉好后,再蓋回濕布,讓它徹底松弛至少30分鐘。
3、面團松弛的時間,正好準備靈魂餡料。 韭菜洗凈,一定一定要徹底晾干表面水分!切成細末放入大碗。第一步不是加鹽!而是先倒入足量的香油或熟油(約2湯匙),用筷子快速拌勻,讓每一粒韭菜末都被油膜包裹住,鎖住韭菜水分。
4、雞蛋3-4個打散,鍋里油燒熱,倒入蛋液快速攪炒成細碎的小塊,放涼備用。木耳泡好,洗凈后切碎。
5、將徹底放涼的雞蛋碎、木耳碎倒入韭菜碗中。此時,再加入適量鹽、少許蠔油提鮮,撒點白胡椒粉去腥增香。記住:鹽一定是最后加,且拌勻后立刻開始包!最大限度減少韭菜出水時間。
6、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取一個劑子,搟成中間稍厚、邊緣薄的圓皮。舀上滿滿的餡料,對折成半月形。收口時,用食指和拇指從一端開始,像捏餃子褶一樣,但力道要更輕巧,把邊緣的面皮一點點向上提起、捏緊,同時盡量把捏合處的面皮捻薄。這一步不僅能確保封口嚴實不漏餡,還因為捻薄了接口,煎熟后接口處不會形成難咬的厚面疙瘩。捏好后,可以沿著邊緣再輕輕按壓一圈加固。
7、平底鍋燒熱,倒入比炒菜稍多一點的油。油溫熱后,放入韭菜盒子生坯,中小火慢煎。煎到底部定型呈現漂亮的金黃色,輕輕翻面。
全程保持中小火,蓋鍋蓋燜煎1-2分鐘,利用蒸汽讓內部餡料快速成熟,同時保持面皮濕潤柔軟。兩面都煎至金黃酥脆,就可以出鍋了。如果擔心餡不熟,可以在煎的過程中沿著鍋邊淋入一小勺清水,迅速蓋上蓋子燜一下,利用蒸汽加速成熟。
一招溫鹽水和面,看似簡單,卻是平衡韌與軟、成就皮薄餡大且涼而不硬的不二法門。下次當家人再嚷著要吃韭菜盒子,你大可自信滿滿地系上圍裙。當金燦燦、香噴噴的盒子端上桌,那咬開瞬間的熱氣蒸騰與滿口鮮香,就是對你巧思妙手最溫暖的犒賞。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