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賴清德稱“臺灣是主權國家”,國臺辦隨即警告“臺獨”必遭清算,解放軍東部戰區啟動聯合演訓。
臺灣(資料圖)
賴清德上臺后的一系列動作持續挑戰兩岸關系底線。軍事領域,其推動臺軍年度預算提升至GDP的2.5%,創30年來新高。向美國采購的66架F-16V戰機已交付28架,計劃2026年前完成全部部署。外交場合,頻繁與美歐政客進行“非官方接觸”,上半年竄訪3個歐洲國家,試圖制造“一中一臺”假象。
臺灣地區內部對“臺獨”行徑的反對聲浪日益高漲。臺北市議會外,民眾自發懸掛“賴清德賣臺求榮”巨型橫幅,三天內吸引超2萬人次簽名抗議。高雄港碼頭工人舉行罷工,抗議當局為討好美國暫停與大陸的集裝箱直航航線。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賴清德的分裂行徑已導致兩岸貿易額同比下降12.3%,直接影響30萬臺灣從業者生計。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公開表示,“臺獨”路線會讓臺灣淪為“火藥庫”。
臺灣(資料圖)
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從未動搖。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明確指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有充分的歷史、法律、文化和國際關系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開展的常態化演訓,是針對“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的必要行動,目的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不可逆轉。考古發現證實,臺灣海峽兩岸的人類活動可追溯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兩岸先民使用相同的陶器制作工藝。宋元時期,中央政府已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轄臺灣地區。目前臺灣島內70%的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員,每年有超過500萬人次的兩岸人員往來,在大陸就讀的臺灣學生累計突破10萬人。
全球已有182個國家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均承認并遵守一個中國原則。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明確確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屬于中國的一部分。近期,東盟峰會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歐洲不會為“臺獨”勢力背書,這不符合歐盟的整體利益。
臺灣(資料圖)
和平統一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兩岸貿易總額2022年達到3196.7億美元,臺灣對大陸出口順差達1716.2億美元,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日均輸水量穩定在1.5萬噸,解決了3.5萬金門居民的飲水難題。大陸持續推出“31條措施”“26條措施”等惠臺政策,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便利。
“臺獨”分裂勢力若膽敢突破紅線,中國人民解放軍必將采取斷然措施。火箭軍部隊裝備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具備全天候、無依托、強突防等特點,可對特定目標實施精準打擊。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已形成完整作戰能力,艦載機日均起降架次較列裝初期提升3倍。空軍殲-20戰機常態化巡航臺島周邊空域,實現對各類空中目標的有效管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