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對外發布。
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30年,北京市場總消費額年均增長5%左右,打造2至3個千億級文商旅體融合消費新地標,在全球消費市場的輻射帶動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創新引領能力進一步提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取得新突破。
資料圖片
推動居民增收減負
優化小客車指標配置
行動方案從推動居民增收減負、優化服務消費體驗、增強商品消費動能、延伸消費鏈條、打造多元融合空間、持續優化消費環境等方面共提出24項任務,堅持市場和政府協同發力、供給與需求兩端促進、企業與場景共同支撐、國際和國內資源聯動,強化改革暢通消費循環,著力統籌消費資源。
為推動居民增收減負,行動方案提出,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以高質量充分就業推動城鄉居民持續增收,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同時,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支持證券交易所、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豐富交易產品類型,鼓勵上市公司合理提高分紅率,推動資產管理機構豐富投資產品供給,拓寬居民財富管理渠道。此外,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民依靠生態優勢“富起來”。
行動方案還提出,完善汽車消費新生態,優化小客車指標配置,更好服務家庭用車需求。
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提高濱水空間開放
近年來,為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效率,北京積極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截至2025年6月,全市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達307家,其中互聯網醫院102家。下一步,將持續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建設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深化醫療大數據應用,鼓勵開發智能健康產品,培育健康體檢、咨詢、管理等新型服務業態。
行動方案還提出“持續提高濱水空間開放共享和運營管理水平”“推動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區域閑置低效場館、老舊廠房改造”“鼓勵前店后倉等模式創新”等系列改革措施,激發市場活力。
以提高濱水空間開放共享和運營管理水平為例,近年來,北京持續擴大河湖空間開放共享,已完成南旱河、通惠渠等10項河湖提升工程,新增慢行系統70公里,潮白河順義段正式通航,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入選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
今年,本市將實現溫榆河公園二期、宋莊蓄滯洪區二期等工程對外開放,打造“兩園一河”、北運河等一批水岸公共空間,加快實施“點靚涼水河”二期等一批濱水空間提升工程,為市民提供更多親水休閑好去處。
資料圖片
推進多元消費空間建設
降低居民大宗消費門檻
2022年至2024年,北京累計新開大型商業設施面積超450萬平方米。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開大型商業設施面積約75萬平方米,昌平區超極合生匯西區、海淀區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西城區中海大吉巷等相繼開業。下一步,北京將堅持消費空間更新提升與新增培育并重,多維度、差異化、特色化引導商業空間升級,高質量推進北京多元融合消費空間建設。
資料圖片
行動方案突出惠企利民,提出“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研究制定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帶押過戶政策,并開展相關業務”,便利居民降低大宗消費門檻,減輕資金壓力。
根據行動方案,北京還將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嚴格落實掃碼檢查,完善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探索更多消費場景“一件事、一次辦”,落實巡演項目首演地內容審核負責制,便利企業高效辦事,縮短項目審批周期,釋放商業創新活力。
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推薦 · 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