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保質期與藥材類型、儲存條件密切相關。若保存不當,藥效可能逐漸減弱,甚至變質失效。
1. 不同中藥的保質期
草本類(如薄荷、金銀花):干燥保存約1~2年,受潮后易發霉。
根莖類(如黃芪、當歸):質地較硬,可存2~3年,但霉變或蟲蛀后需丟棄。
礦物類(如石膏、龍骨):性質穩定,可存3~5年,但需防潮結塊。
中成藥(丸劑、顆粒):包裝標注保質期通常為2~3年,過期后不宜服用。
2. 變質信號
變色、變味:藥材發黑、有酸腐味。
蟲蛀、霉斑:表面出現白毛或蟲洞。
潮濕黏連:原本干燥的藥材變軟結塊。
3. 正確保存方法
防潮防霉:密封存放于陰涼干燥處,可加干燥劑。
避光防蟲:玻璃罐或真空包裝,定期晾曬防蟲。
分類存放:芳香類(如陳皮)需單獨密封,避免串味。
北京勁松中西醫結合醫院正規溫馨提示:過期或變質的中藥可能產生毒性,切勿服用!建議定期檢查庫存,確保藥效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