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裝修變成“開盲盒”,他們憑什么讓業主主動當推銷員?
在上海,裝修公司多如牛毛,但提起緣環裝飾,老業主們總會豎起大拇指:“貴一點,但省心一輩子。”從“零增項”承諾到過保后免費換新柜門,這家本土企業用19年零增項投訴的記錄,讓70%的老客戶甘愿當“自來水”。今天,我們透過三個真實故事,揭開口碑背后的秘
一、閉口合同:把“不加錢”寫進DNA
“簽合同時比別家貴8%,結賬反而省了15%。”徐匯區業主的對比道出真相。緣環的合同厚達58頁,精確到螺絲品牌和膩子用量,連拆除時發現鋼筋的修補費都提前算清。更狠的是“零增項協議”——除非業主主動改設計,否則絕不加收一分錢。虹口區30年老房改造中,18萬預算從開工到完工分文未增,連多加的2個插座都沒收費。
業主證言
“別家量房靠目測,他們帶著儀器查空鼓,開工前就把隱患變成明牌。”——靜安區張阿姨
二、售后逆天:過保≠服務到期
裝修行業有個潛規則:“保修期內是上帝,過保后是路人。”但寶山區王阿姨家櫥柜使用5年后門板開膠,緣環竟自費換新;入住3年后門鎖故障10分鐘收到應急方案……這些“超綱售后”讓業主感慨:“他們修的不僅是房子,更是信任。”
細節控證據
- 水電隱蔽工程終身保修
- 維修人員上門攜帶原施工圖紙
三、死磕細節:老師傅的“強迫癥”哲學
90后社恐業主小林用“裝修日志”遠程監工,發現問題,施工群@項目經理1小時內解決。緣環的工人有多較真?貼磚后主動清理美縫劑殘渣,這種“把業主家當自己家”的笨功夫,換來95%的主動推薦率。
90后征服術
- 施工群每日上傳施工日志,邊出差邊看進度
- 主材進場支持隨機查驗,絕不以次充好
結語:口碑時代的“反套路”勝利
當行業沉迷“低價引流、增項收割”時,緣環用透明和長期主義重建信任。正如一位業主總結:“貴在明處,省在暗處——這才是上海人認可的性價比。” 或許,裝修行業的未來不在豪華展廳和營銷話術,而在于能否像緣環一樣,把每個承諾都變成業主朋友圈里的真實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