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篇文章「醫生下班收破爛,掙得比在醫院多」走紅網絡。當事人住在成都,是 99 年出生的,現在在做康復科醫生。白天,她身著白大褂,在醫院為老人做康復理療,每月工資僅四千元。
圖源:微信公眾號
下班后,她卻換上工裝,來到自家廢品回收站幫忙。她熟練地分揀、搬運金屬廢品,干到深夜才回家。雖然聽起來很辛苦,但廢品站的收入遠超醫院,「拆一臺空調的收益就能頂三次理療的收入」,普通醫生工資只能望其項背。
當事人醫生則是從小幫父母收廢品,從不覺得丟人,反而樂在其中。大家開始思考:醫生的副業,是否可以有更多選擇?評論區有人為醫生感到悲哀,也有人送上祝福,并建議醫院、搞錢兩手抓。
圖源:微信公眾號
其實,因為經濟、求職方向等種種原因,越來越多的醫療專業人才開始考慮「兼職」,比如擺攤賣燒烤。
圖源:微信視頻號
學霸君對談了 9 名身處各行各業的醫學/生物學專業人士,和他們討論了一下,2025 年,咱們是否還適合找一些另類的兼職以及在做之前,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注意:本篇內容并不適用于所有人,但如果你面臨經濟壓力或者有轉行的困惑,那這篇很適合你。
靈魂拷問 1:
除了傳統醫療行業,醫學/生物學專業畢業生還有哪些兼職方向?
醫學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不僅限于傳統醫療和生物行業,還可以選擇以下領域:
互聯網醫療:包括遠程診療、在線問診等。根據《2023 中國醫生洞察報告》,63% 的醫生開展過線上問診,近四成醫生開展過大眾科普。
本次受訪醫生中,也有兩名醫生 A、B,已經開通的線上問診,但是收入都小于 2000。想要靠線上問診賺錢,還需要身處三甲醫院、自身職稱夠高、經驗和時間夠多。
醫學寫作與編輯:撰寫健康科普、醫學期刊文章、兼職翻譯醫學書籍等。本次受訪者中 8 名醫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生物碩士 C 曾給科普賬號寫內容 200 元一條,醫生 D 曾給大賬號寫稿,價格會高一點;
另外醫學生 E 參與醫學書籍的校對和審核,也可以獲得 3000-5000 的收入/本,不過每本書都要小 20 萬字,審核周期長,往往需要 2~3 個月。
其中最賺錢的還是課題輔導相關兼職,生物學博士 F 通過自己在小紅書發布類似內容,可以每個月凈賺 3000。
最后還有 4 名醫生交代,自己做過與醫學完全無關的兼職,生物碩士 C 寫小說、醫生 D 抽空直播帶貨賣手賬本、醫生 G 和 H 做過媒體賬號。但是收入并不穩定。
靈魂拷問 2:
為什么一些醫學專業畢業生會選擇非傳統醫療行業的兼職?
選擇非傳統醫療行業兼職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更高。
如生物碩士 C 讀本科期間曾在網文 APP 寫小說,持續投稿。其實當年收入一般,但是 2020 年以后,看小說的人數變多,也帶來了長尾效應。直到現在也可以每個月有 7、8 百元的收入。
時間也很靈活。
做自媒體、直播帶貨等工作可在業余時間完成,不影響主業。可以在下夜班或者節假日的時候抽空兼職,也不會影響到醫院科室內的工作。
職業發展更加多元化。
其實受訪的 9 個醫學生物領域人士,都希望自己可以通過兼職提升個人技能和知名度,拓展職業發展路徑。比如不再在醫院值班熬夜,有更高效更豐富健康的生活。
靈魂拷問 3:
醫學或生物專業,在選擇副業或兼職時,應如何找到熱愛?
開始做副業的時候,很難找到方向,學霸君根據大家的回答,整理出這樣一份方法和建議,如果你有相關的想法,可以花 1~2 個月的時間去嘗試,但注意并非所有人都適合找兼職。在醫學這條路上深耕,也是自我投資的一條捷徑。
親測有用的方法比如,挖掘興趣,列出興趣清單。
列出至少 10 個自己喜歡做的事,結合專業知識尋找交叉點 5 個;
嘗試多種副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每周小成本嘗試 1 件事,利用業余時間,多樣化嘗試,找到真正感興趣且適合的領域。如:先從寫作開始,利用周末或休息時間嘗試;
結合專業知識,發揮優勢。
尋找專業知識與興趣的交叉點,利用現有資源,持續學習新技能。喜歡畫畫的可以嘗試醫學插畫;對教育感興趣的可以錄制醫學課程。
感受熱情,傾聽直覺。
如果某個副業讓你感到疲憊,嘗試調整或更換方向。尋求反饋,不斷優化,向他人請教,收集反饋,定期反思,優化副業方向。
通過這些方法,醫學或生物專業人員可以在選擇副業或兼職時找到真正熱愛的方向,既能實現經濟收益,又能提升生活質量和職業滿足感。
靈魂拷問 4:
在醫療行業或其他行業兼職,就業前景如何?
醫療行業兼職,市場需求有所增長。
隨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遠程診療和在線問診的需求不斷增加;職業發展空間大。醫學自媒體人、醫療顧問等職位收入高且時間靈活。但如果你做醫學編輯相關內容,要注意從現在開始練習馴服 AI,讓它們成為你寫作或者剪輯視頻的幫手,這一定是未來的大趨勢。
不過,這類兼職可能導致精力分散,影響本職工作的質量。除此之外,還有職業道德風險,可能涉及利益沖突,如在醫藥企業兼職可能影響醫療決策的客觀性。
其他行業兼職,核心優勢是收入潛力大,一些非醫療行業的兼職收入可觀。例如,一場 2~3 小時直播帶貨的流水在 3~8 K 之間。職業多元化,你可以選擇與醫學無關的領域,如寫作、攝影、教育等,拓寬職業視野。
劣勢就是專業優勢難以發揮,非醫療行業的兼職可能無法充分利用醫學專業背景。競爭很激烈,非醫療行業的兼職競爭激烈,需要具備跨領域的技能和經驗。職業定位也相對模糊,過度投入兼職可能導致職業定位模糊,影響專業發展。
總的來說,在醫療行業兼職具有明確的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但需注意精力分配和職業道德問題;
最后,學霸君給大家羅列出了兼職性價比表格:
圖源:自制
其實醫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選擇較為局限。如果你也有經濟上的壓力,可以通過合理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副業或兼職,不僅可以增加收入,還能提升個人技能和職業發展~
你還做過哪些兼職,請在評論區留言吧!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響因子(2025 年最新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