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首屆中國-東盟-海合會峰會近期成功舉行,標志著“中國-東盟+”合作機制正式啟航。面對單邊主義抬頭、全球價值鏈重構等挑戰,“中國-東盟+”合作機制強化優勢互補,整合資源、能源、投資、技術、勞動力等要素,推動三方在綠色經濟、數字基建等領域深化合作,成為破解美國關稅武器和“脫鉤”政策的重要抓手,為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注入穩定力量,也為“全球南方”國家樹立了開放共贏的新合作典范。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者:法熱哈·赫拉萬
(Fajar B. Hirawan)
印度尼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助理教授
印尼改革倡議咨詢委員會成員
今年5月,首屆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人們熱切期待此次會議將重新定義“全球南方”國家的貿易外交關系。在關稅壁壘節節攀升、保護主義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這種現在被廣泛稱為“中國-東盟+”的新型三邊伙伴關系模式,正在成為一種至關重要的平衡力量。在傳統多邊秩序面臨壓力之際,它為包容性全球發展提供了一個務實的框架。
全球經濟格局仍在不斷變化。盡管中美貿易戰目前處于“局部休戰”狀態,雙方緊張狀態暫時沒有升級,但關鍵關稅依然存在,尤其是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組件和關鍵技術的關稅。這反映了美國仍在延續對華戰略“脫鉤”政策,并破壞全球價值鏈,促使亞洲和海灣國家重新調整各自的經濟戰略。
在這種環境下,“中國-東盟+”模式成為一種有效的“解藥”。它可以推動跨區域南南伙伴關系發展,通過低關稅走廊促進貿易、投資和創新。東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東盟貿易額2024年達到9820億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為2340億美元。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貿易額在2024年飆升至2880億美元。
圖片來源:新華社
東盟-中國-海合會這個“大三角”,是一個GDP總量近25萬億美元、人口超20億的經濟區。其中既有大宗商品出口來源地,也有先進制造業和豐富資本,形成一種網絡化的增長模式。
“中國-東盟+”模式不同于傳統國家集團,它并非基于安全協議或意識形態聯盟,而是植根于經濟互補性:中國擁有先進的制造能力、數字化基礎設施和綠色技術,東盟地區蘊藏豐富的自然資源、龐大的工業產能和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勞動力,海合會國家則可提供巨量的能源和雄厚的資本。
這種協同作用已經產生了切實的成果。例如,在印尼,一個由寧德時代、印尼電池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的電動汽車電池綜合體項目已經在西爪哇省破土動工,總投資約60億美元;而沙特則承諾共同開發印尼的鎳和銅礦開采項目。
在數字經濟方面,東盟正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框架協議” (DEFA) 落地,努力實現到2030年區域數字經濟規模達2萬億美元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提供5G網絡和電子商務平臺等核心基礎設施,海灣主權財富基金為數據中心擴建提供資金。未來還有望建立三方綠色金融平臺,整合海合會資本、中國技術和東盟可再生能源。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對印尼來說,“中國-東盟+”模式不僅是經濟機遇,也是實現國家發展目標、分散地緣政治依賴的戰略工具。借助這一平臺,印尼可以通過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CIPS) 與卡塔爾或阿聯酋簽訂以印尼盾或人民幣計價的長期液化天然氣合同。這將有助于使印尼的經常賬戶免受美元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
印尼央行正在擴大同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等主要貿易伙伴的本幣結算安排。這些框架為各方提供了美元結算之外的替代方案,有助于降低貨幣風險,增強金融穩定。印尼參與CIPS試點,并發布了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計劃——“哥魯達計劃” (Project Garuda),與亞洲和海灣地區新興的金融架構步調一致。
與此同時,市場一體化正在推進。中國已成為印尼榴蓮的最大進口國。吉隆坡峰會為統一衛生和清真標準奠定了基礎,為印尼中小企業放寬了市場準入。沙特公共投資基金、阿聯酋穆巴達拉等海灣投資者正在填補西方銀行留下的融資缺口,它們入股地熱項目,還對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表現出濃厚興趣。
與此同時,在DEFA的支持下,印尼的電子商務獨角獸企業將在統一的數據治理框架下,與中國的超級應用程序和海灣國家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整合。這些“數字橋梁”能夠使印尼企業借助南南一體化的勢頭,在傳統市場之外擴大規模。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中國-東盟+”模式的真正戰略價值,在于它能夠在各經濟體遭受貿易沖擊時提供緩沖。隨著美國一波接一波地推出新關稅政策,生產和貿易逐步轉向摩擦較低的合作伙伴。在美國過去幾個月提高關稅后,東盟占中國出口的份額躍升至16.6%。
同樣,為了規避美國的二級制裁,海灣國家越來越多地使用人民幣和迪拉姆進行交易。在當下這個金融活動日益政治化的時代,這種“貨幣對沖”對于石油出口國和機械進口國來說正變得至關重要。在印尼央行強化本幣流動性、推進支付體系現代化的背景下,該國有能力在新金融生態中實現穩健增長,無需以犧牲宏觀穩定為代價。
然而,“中國-東盟+”模式并非沒有風險。南海的緊張局勢可能會削弱投資者的信心。在貿易方面,美國正在考慮取消普遍優惠制特權,同時加大執法力度,針對越南和馬來西亞出口的反規避調查已經開始。如果東盟日益增長的貿易角色被誤解為逃避關稅的渠道,它可能會招致更加嚴厲的外部審查。
世界已經不太可能回到2018年以前的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時代,但這并不意味著印尼必須在二元地緣政治競爭中選邊站隊。它可以利用“中國-東盟+”模式來增強韌性,進入新市場,維護經濟自主權。這不是一種“反西方”的立場,而是對沖當前不確定性的務實之舉,是印尼獨立和積極的外交政策傳統的延續。
當下的要務是將峰會雄心勃勃的綱領性聲明轉化為具體的合作行動。通過精準布局的外交謀劃和遠見卓識的經濟戰略,印尼有望在保護主義回潮扼殺全球增長新動能之前,幫助塑造一個共同繁榮的新時代。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New axis for resilient growth"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中國觀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國日報旗下的傳播型智庫,匯聚全球中國問題研究的意見領袖、政商精英和學界翹楚,建設全球中國議題“朋友圈”;集納海內外“最強大腦”的權威觀點,建成內容具有聚合性、權威性和工具性,傳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臺和中國議題最權威的風向標。
我們關注的重點議題包括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經濟、科技、人口、氣候環境、衛生健康、糧農土地等。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機構同我們聯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關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電話:+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15號
www.chinawatch.cn
好看,請點 [分享] [點贊] [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