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曬干菜的好時(shí)節(jié),那日頭底下曬出來的干菜,非但不易壞,滋味上竟能脫胎換骨。冬日里抓一把,燉肉燒湯,吸飽了葷油湯汁,咬一口,那濃縮的香與韌,竟比鮮菜還要勾魂攝魄!且看這六樣夏天最該曬成干菜的寶貝,曬好了,簡直是給冬天的餐桌埋下驚喜寶藏:
1. 茄子
鮮茄子綿軟水嫩,一旦曬干,竟能凝縮出意想不到的醇厚風(fēng)味。洗凈后切成厚片或粗條,上鍋蒸個(gè)五六分軟,攤開在竹匾上,由著驕陽曝曬。眼看著它從水靈靈的紫色,曬成深褐甚至黑亮的干片。此時(shí)質(zhì)地已變得柔韌。待到寒冬,抓一把干茄子用溫水泡開,無論是與紅燒肉一起燉得軟糯入味,還是與辣椒同炒,它那吸味的天賦被完全激發(fā),嚼在口中,是新鮮茄子無法比擬的濃郁深沉。
2. 豆角(豇豆)
夏日的長豆角,簡直是曬干菜的天選之子。挑那些飽滿無蟲眼的,整根投入沸水中焯燙一兩分鐘,顏色一變成翠綠就趕緊撈出,掛到通風(fēng)日頭好的地方。不過幾日,原本水嫩的身軀便收縮成深綠干硬的細(xì)條。這干豆角韌性十足,得提前用溫水泡發(fā)。燉肉時(shí)加入,尤其與帶皮的五花肉同煨,它吸飽了肉汁的豐腴,嚼起來柔韌勁道,咸香滿口,比鮮豆角不知要香濃多少倍。
3. 南瓜
老南瓜曬出的干,自帶一股濃縮的甘甜。去皮去瓤,切成稍厚的片或長條,直接鋪在干凈的曬具上。夏日的熱風(fēng)與陽光很快會抽走它的水分,留下金黃微卷的南瓜干片。這南瓜干甜度更高,帶著陽光曬過的特殊香氣。煮粥時(shí)丟幾片進(jìn)去,粥米便染上溫暖的甜香;燜飯時(shí)撒入幾片同煮,飯粒都沾染了陽光的甘美。
4. 絲瓜
鮮絲瓜軟嫩多汁,曬干后卻別有一番清爽筋道的口感。削去硬皮,切成手指粗細(xì)的長條,為防變黑,可先在淡鹽水中稍浸片刻。撈出瀝干后鋪曬,直至通體金黃干燥。這絲瓜干久煮不爛,最宜煲湯或下火鍋。抓一小把投入滾湯中,它慢慢舒展,釋放出含蓄的清甜,口感變得柔韌滑爽,給湯品添上一份獨(dú)特的筋骨感,鮮美得很。
5. 梅菜(芥菜)
梅菜干那獨(dú)一無二的咸香風(fēng)味,是時(shí)光與陽光共同雕琢的杰物。用葉柄肥厚的芥菜,洗凈后晾蔫,一層菜一層薄鹽地揉搓入缸,壓上重石腌出澀水。之后反復(fù)蒸透、攤曬——所謂“三蒸三曬”,直至菜色轉(zhuǎn)為深褐油亮,質(zhì)地干韌如柴。這凝聚了陽光與鹽分的精華,是扣肉絕配。吸飽了油脂的梅菜干,咸香撲鼻,滋味醇厚悠長,是刻在味蕾上的鄉(xiāng)愁記憶。
6. 冬瓜
大冬瓜水分豐沛,曬干后卻凝練出清透的質(zhì)地與含蓄的甜。去皮去瓤,切成厚片(半厘米左右為佳),直接攤曬。在烈日下,厚實(shí)的瓜片會漸漸變得薄而透明,邊緣微微卷曲。這冬瓜干煮湯或燜肉時(shí),能迅速吸收湯汁精華,口感變得軟糯卻不失形,入口帶著一股清潤的甘甜,為油膩的葷食巧妙解膩,添上一份清朗。
曬干菜,看似簡單,卻藏著些樸素卻要緊的門道:
1.選材要精:必得挑那當(dāng)季、新鮮、飽滿、無病害蟲蛀的菜,底子好,曬出來才夠香。
2.天氣要狠:須得是連續(xù)的大晴天,日頭毒辣,空氣干爽,通風(fēng)暢快。最忌遇上陰雨潮濕,菜沒曬干反倒?jié)a爛了。
3.處理得法:該焯水的(如豆角)別偷懶,該蒸制的(如茄子、梅菜)別省火,該腌的(如梅菜)按足步驟。鹽分既能調(diào)味,更是天然的防腐屏障。
4.收藏要密:菜干曬到一掰即斷才算成功。務(wù)必在徹底涼透后,收入密封的罐子或厚實(shí)的塑料袋中,扎緊袋口,置于陰涼干燥處。如此,存上一年也不成問題。
【個(gè)人觀點(diǎn),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chuàng),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quán),未經(jīng)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quán)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