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黃紅華 郝 宇)高標準農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生命線”,而水渠等灌溉設施則是“生命線”上的“毛細血管”。根據縣人大代表提供的線索,江永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行監督職責中發現,江永縣桃川鎮部分高標準農田存在水渠破損滲漏、渠內雜物堆積、長期荒廢失修等問題,這不僅影響了農田灌溉效率,更制約了糧食生產潛力的發揮,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民有所呼,檢有所應。”針對發現的問題,江永縣檢察院迅速行動,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書,明確指出問題所在、整改要求及法律依據,督促其履行監管職責,及時修復受損設施。
檢察建議不是“終點”,而是推動問題解決的“起點”。為確保整改落地見效,江永縣檢察院聯合縣人大、相關職能部門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現場辦公。通過實地勘查、座談交流,逐項梳理問題清單,明確責任分工與整改時限——對破損水渠進行修整、清除渠內雜草、石塊等障礙物、清理田內農藥包裝等垃圾、對荒廢區域進行復墾整理等,同時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設施長期穩定運行。
此次行動不僅是檢察機關踐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的生動實踐,更是人大監督與行政履職同向發力的成果,切實守護了高標準農田的“每一寸沃土”,為糧食安全筑牢了“法治屏障”。下一步,當地將持續深化“檢察+人大+職能部門”協作機制,常態化開展農田設施巡查管護,讓高標準農田真正發揮“高標準”效能,為鄉村振興和糧食豐產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