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夢想改造家”的“AI打工人”版嘛。
作者|栗子
“媽呀,這也太強了吧。”
看到飛書用AI重寫了自己的年中匯報,脫口秀演員趙曉卉在7月9日晚飛書的直播節目《飛書AI改造家》中不由自主的感慨。
AI技術發展到現在,我們已經見過太多的AI產品。然而,不少AI產品宣傳中“效果爆炸”的“賣家秀”,與實際應用中收效甚微的“買家秀”之間,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在劉潤看來,不少企業普遍充斥著一種“AI焦慮”:一方面是對錯過技術革命的恐懼,另一方面則是對如何將AI真正融入業務流程的迷茫。
換句話說,用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AI到底能不能用?AI到底怎么用?
對于這個問題,在7月9日召開的飛書未來無限大會上,飛書CEO謝欣給出了清晰而務實的答案:“我們為企業提供‘真能用、真落地’的AI產品,真正幫助企業在AI時代實現智能化。”
「甲子光年」認為,謝欣這句話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戰略定位,讓飛書成為解決企業AI焦慮的破局者,把AI工具真正帶入企業業務,變成人人可用的生產力工具。
1.飛書AI再進化
一直以來,多維表格都是飛書AI能力的代名詞。
而如今,飛書把多維表格進一步升級,讓它徹底超越了傳統電子表格的范疇,蛻變為一個強大的AI業務系統構建平臺。
為什么這么說?
前段時間,飛書多維表格發布過和日本永旺集團的合作案例。在永旺集團的需求推動下,飛書多維表格行數在性能不變的情況下,首次支持100萬行。
而現在,全新一代多維表格數據庫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支持1000萬熱行數據,且復雜計算速度進入毫秒級。
千萬不要小看這10倍數字的增長。行數的增長不僅意味著飛書多維表格能夠承載更多的數據,更重要的是,它毫秒級的計算處理速度,讓表格具備了快速處理數據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它不再僅僅是處理零散任務的輔助工具,而是足以承載企業核心業務的系統級平臺。
也正因此,永旺集團才能夠使用飛書多維表格構建自己的派遣員工管理系統,累計產生超百萬行數據,成功替代了原計劃耗資1億日元的開發項目。
基于多維表格的性能躍遷,飛書給多維表格增加了“應用模式”。讓它從“數據庫”直接升級成真能用的業務系統。
更重要的是,它完全是零代碼實現。這意味著不懂技術的業務人員,也可以無需編寫一行代碼,僅通過拖拉拽的方式,就能搭建出媲美專業軟件的業務系統,如電商管理系統、CRM等。
這種“所見即所得”的體驗,讓業務人員能夠使用多維表格親手構建適合自己的工具,打破了業務需求與技術實現之間的壁壘。
當然,數據分析能力也是此次飛書多維表格進化的能力之一。
新版儀表盤全面融入了專業BI(商業智能)分析能力,新增了數據透視表、切片器、圖表聯動等高級功能。過去,這些功能是數據分析師的專屬;現在,任何一位業務人員都可以輕松地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與可視化呈現,從數據中洞察趨勢、發現問題,讓數據驅動決策成為一種組織習慣。
除了多維表格的升級,此次飛書還正式對外發布了飛書知識問答產品。本質而言,它解決了企業在應用AI時最根本的一個問題:如何讓AI理解并利用企業內部獨有的、海量的、非結構化的知識。
用謝欣的話說就是:飛書知識問答是第一個不依賴知識庫的知識問答,能開箱即用,使用飛書內的所有信息,無需企業再費力的搭建知識庫。
此外,飛書還發布了飛書開發套件(包含飛書妙搭、飛書aPaaS、飛書aily),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分層的解決方案,旨在滿足企業從輕量級應用到復雜系統,再到企業級Agent構建的全方位需求。
2.業務痛點,飛書AI“爆改”
技術再牛,產品再好,如果不能“真能用”,那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AI的真正價值最終必須要在解決真實業務需求中檢驗。
7月9日晚,飛書直播節目《飛書AI改造家》拉來了脫口秀演員趙曉卉、營養工廠創始人朱蕭木、得到CEO脫不花、影視颶風創始人Tim,給4位嘉賓的業務痛點來了一番“爆改”。
爆改績效匯報,讓趙曉卉“等著拿獎金就好”
“我跟你說,今天真的只有我最需要飛書AI的爆改。”趙曉卉在直播中自嘲。
很多人知道,趙曉卉還有另一個身份是文遠知行員工。而讓趙曉卉自嘲的原因,是她苦于不知道如何寫自己的年中總結。
同樣作為打工人,你可能都很難想象,一份要給老板看的年中總結,會讓趙曉卉寫成這樣:
趙曉卉一定程度代表了廣大打工人的普遍困境。作為項目經理,她需要同時跟進多個復雜的項目,信息雜亂,靠口頭和周會同步,極易出現疏漏。
更頭疼的是寫績效,如果項目延期甚至失敗,如何在報告中證明自己的工作過程和價值,避免被簡單地歸咎于“結果不好”?
但在飛書的爆改之下,這份讓趙曉卉沒眼看的工作摘要,變成了這樣:
飛書為趙曉卉搭建的飛書多維表格項目看板,將一個項目的所有相關信息——子任務、負責人、時間線、關聯的會議紀要、討論文檔全部聚合在一起。不僅每個項目的進度和風險都做了標注,而且還能夠下鉆看到每個項目的子任務,定位到是哪里出了問題。
你以為這就夠了?不,它甚至能用可視化的方式把所有項目的詳細數據呈現出來:
「甲子光年」認為,飛書AI為像趙曉卉這樣的普通員工,提供了一套強大的個人工作管理和價值呈現工具。它不僅提升了日常工作的效率和條理性,更重要的是,它解決了在結果導向的考核體系中,“過程努力”難以被看見和認可的匯報難題,讓每個人的貢獻都能被公平地衡量。
從“沒眼看”的三兩句話,到項目細節與數據齊備的豐富圖表,飛書對趙曉卉年中匯報的“爆改”顯然是巨大的。而這也僅僅是飛書展現自己“真能用”的AI能力的冰山一角。
爆改電商管理,讓朱蕭木“破解庫存難題”
作為與羅永浩搭檔多年的電商“老炮兒”,營養工廠創始人朱蕭木的痛點在電商行業極具代表性。
在遇到飛書之前,朱蕭木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庫存管理與直播復盤。
朱蕭木坦言,庫存是電商的命脈。如果信息更新不及時,極易導致爆款斷貨或產品積壓,這兩種情況對電商而言都是致命的。然而,由于團隊沒有懂技術的員工,朱蕭木一直都是用傳統表格來做電商管理,時效性與準確度全靠“卷”。
另外,多平臺直播復盤低效也是困擾朱蕭木的難題。數據分散在各個平臺,人工匯總耗時耗力,所以直播復盤往往需要在直播結束數小時后才能得出結論,錯過了最佳的策略調整時機。
而飛書AI就通過多維表格的應用模式,在直播間給朱蕭木現場搭建了一個可視化的庫存管理系統。
當上傳一張商品詳情頁圖片時,多維表格的“AI字段捷徑”能自動識別并提取產品名稱、規格、適宜人群等關鍵信息,將非結構化的圖片數據瞬間轉化為結構化的表格數據。所有產品的出入庫記錄實時同步,最終在一個動態儀表盤上清晰呈現庫存水平、在途商品等核心指標。
更震撼的場面是直播復盤的改造。
主持人現場將多個不同平臺的直播數據大屏截圖,批量上傳至一張空白的多維表格中。僅需幾秒鐘,AI便自動識別了每張圖片中的GMV、觀看人數、轉化率等所有關鍵數據,并將其提取、匯總到表格的對應列中。這些結構化數據隨即被用于生成一個統一的BI儀表盤,實現了跨平臺、即時性的深度復盤。
當看到屏幕上能實時變動的系統時候,朱蕭木一臉不可思議:“這個系統我完全不需要懂技術,就能搭建出來?”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朱蕭木感嘆:“太強了,太強了”。
爆改匯報失真,讓脫不花“聽到客戶真聲音”
得到CEO脫不花的困擾。作為企業管理者,脫不花面對的管理難題是“信息失真”。
脫不花直言,一線員工在與客戶溝通后,需要填寫匯報表格。在這個過程中,員工會有意無意的“美化”工作成果,致使原始的、真實的客戶反饋在層層上報中被過濾、修飾,最終到達管理者面前的總結,變成了“精心編寫的劇本”,導致決策偏離真實的用戶需求。
“我們有個詞叫‘工作表演藝術家’。”脫不花吐槽。
連帶著,員工耗費大量精力在填表上。這些寶貴的時間原本應該去服務客戶。
而飛書給出的解決方案是,AI改變信息記錄的方式。“排長”(得到對直面客戶的員工的稱呼)們在與客戶交流之后,通過語音方式發送至排長群,這些語音會被自動化流程捕捉,并同步到飛書多維表格中。
接著,AI會將語音實時轉為文字,然后通過每一列的“AI字段捷徑”,自動識別客戶姓名、職位;分析語音語調和文本內容,判斷客戶情緒(滿意/不滿意/中立);提煉核心訴求、跟進要點等,最終形成一個結構化的、原汁原味的“客戶之聲”數據庫。
而企業管理者,也不再需要閱讀冗長的匯報,只需打開一個實時更新的儀表盤,就能直觀地看到客戶情緒的波動、高頻反饋的問題以及潛在的流失風險,并能一鍵追溯到原始的語音和文字記錄。
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決策質量,更重要的是,它在倒逼一種組織文化的變革——當工作不再表演時,組織自然會向“求真務實”和“客戶導向”轉變。
爆改內容創作,讓Tim“批量生產爆款”
在參與《飛書AI改造家》直播的4位嘉賓中,影視颶風Tim的問題與其他3位在管理方面的問題都不同。Tim面臨的是內容創作行業的終極難題:如何規模化地生產爆款?
一直以來,創作經典作品都是內容從業者所追求的目標。但這并不容易。羅伯特·麥基曾在《故事》一書中寫到:好萊塢的啞炮在其制造過程中與其轟動作品一樣,注入了同樣多的商業心機。
事實上,內容創作高度依賴創作者的主觀判斷和靈感,導致爆款的出現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Tim的思考是,如何將“藝術創作”與“科學方法”結合,用數據驅動的方式降低試錯成本,提升爆款產出率?
很難相信,連這種難題,飛書AI都能夠解決。
在飛書的改造過程中,影視颶風的創作流程被重塑。創意不再是從一個完整的策劃案開始,而是被直接簡化成了最能吸引點擊的“標題和封面”(封標)。
通過飛書多維表格,編導只需輸入一個選題或標題,系統便能調用集成的AI圖片生成能力(如豆包大模型的多模態能力),批量產出數十個風格迥異的封標創意。團隊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對大量創意進行測試和篩選。
更關鍵的是,利用多維表格強大的BI儀表盤,影視颶風對過去十年的所有視頻數據進行了深度分析。AI輔助歸因,幫助他們發現了許多可量化的爆款規律。Tim直言:“只要我的臉出現在封面上,視頻就會增加100萬播放。這是飛書AI幫我們總結的。”
“數據反哺決策,量化爆款規律”。這就是AI帶來的立竿見影的商業價值。
3.終結AI產品“賣家秀”
顯然,趙曉卉、朱蕭木、脫不花和Tim,代表了不同行業不同人群在工作上的痛點,而這些痛點都正在被飛書用AI的方式解決。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何讓AI產品打破“賣家秀”與“買家秀”之間的鴻溝,讓AI真能用?
飛書的思考是,AI需要有評判標準。
發布會現場,飛書做了一件極具開創性和勇氣的事——發布了業界首個“AI應用成熟度模型”。謝欣直言,AI產品不能只講有什么功能,更要客觀展示效果好壞,幫助企業進行客觀透明的選擇,避免“賣家秀、買家秀”問題。
在「甲子光年」看來,飛書推出AI應用成熟度模型的價值在于,它為企業在眼花繚亂的AI產品中提供了一把清晰、透明的標尺,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選擇成本和試錯風險。
這不僅是產品自信的體現,更是一種深刻的企業責任擔當,旨在推動整個行業從浮夸的宣傳回歸到對用戶價值的真實承諾,共同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值得信賴的AI生態。
從能用,到好用,飛書用一場發布會和一系列真實的案例告訴用戶,飛書的AI之所以“真能用”,并不僅僅因為它擁有強大的產品力,更在于它被置于真實的業務場景中反復驗證,并輔以一套負責任的行業理念和務實的服務體系。
在「甲子光年」看來,從為電商老板搭建的智能庫存系統,到幫助知識付費公司聽見客戶聲音;從用數據驅動內容創作的爆款公式,到為項目經理的績效報告提供有力證據,飛書AI正在將自己編織進企業運營的毛細血管中,用技術與產品改變著我們的工作習慣,讓每個一線員工、企業都有打開AI時代的鑰匙,拿到最務實、好用的辦公工具。
(本文圖片來源:飛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