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
新疆工作會議精神
在尼勒克縣引發熱烈反響
7月7日至9日,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新疆和田勝利召開,這一重要會議如一股春風,吹遍了天山南北,在尼勒克縣引發熱烈反響。全縣各族干部群眾、援疆干部紛紛掀起學習會議精神熱潮,大家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對尼勒克縣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10號,在尼勒克縣人民醫院,來自江蘇援伊·常州(武進)援疆醫療組的醫生們正通過手機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大家紛紛表示,立足新起點,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以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推動對口援疆工作向更高質量邁進,為尼勒克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援疆力量。
尼勒克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江蘇援伊.常州(武進)援疆醫療組組長沈丹丹說:“通過學習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我深有感觸,身為援疆醫生,在今后的醫療工作中,我們要更加注重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新疆地區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醫療援疆帶來的實效。另一方面,在人才培養上,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耐心,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傳授給當地的醫護人員。通過專題講座、教學查房、手術示教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為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在尼勒克縣教育局,全體干部共同收聽收看會議報道,大家深有感觸并表示,近年來,在江蘇援伊·常州(武進)工作組幫助下,尼勒克縣學校硬件設施和辦學條件得到提升,實現“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從“學有所教”邁向“學有優教”,以實際行動支持邊疆教育發展。
尼勒克縣教育局人事辦負責人徐新靜說:“會議提出,要更加注重在提升教育援疆效果上聚焦發力,推動新疆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近年來,在江蘇援伊·常州(武進)工作組的大力支持下,尼勒克縣目前有援疆教師21名,在帶動青年教師成長以及不同層次教師梯隊建設方面,延用了江蘇省比較成熟的經驗和做法,依托武進區優質教育資源,創新教師培養形式,發揮援疆專家、教學名師、柔性人才“組團式”援疆的示范引領作用,多渠道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水平。在援疆教師的幫助下,尼勒克縣第一中學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數量明顯提升,校級增加至45 人,縣級增加至39人。2024年武進援疆工作組投資近1.1億援建尼勒克縣第五中學(陽湖中學),該學校目前已竣工,計劃2025年9月投入使用,通過深入推進教育援疆對口交流合作,助推尼勒克縣教育邁上新臺階。”[記者 胡玉濤]
來源:尼勒克縣融媒體中心
監制:陳露杰
審核:王正偉
責編:曹 明
編輯:達 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