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兒童安全事故的高發季,溺水與火災隱患時刻威脅著孩子們的生命安全。為切實增強社區兒童及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普及防溺水與消防安全知識,2025年7月8日上午,由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西安路街道馬家花園社區關工委主辦、益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清涼一夏?安全先行”兒童防溺水安全知識講座在社區二樓活動室順利開展。本次活動邀請到中國消防志愿者杰出青年、應急管理部干部培訓班安全講師牧仁,為青少年及家長帶來專業的防溺水安全知識講解,通過生動案例與實操指導,為孩子們筑牢暑期安全防線。
“每年溺水死亡案例中,未成年人占比高達 95%。其中,1-4 歲兒童的溺水事故多發生在室內臉盆、浴缸等場景;5-9 歲兒童則多見于水渠、池塘等戶外水域。” 講座伊始,牧仁老師引用央視新聞發布的權威數據,結合全國溺水事故季節趨勢圖(夏季 6-8 月為高發期,占比超 15%),讓在場家長深刻認識到防溺水工作的緊迫性。
隨后,牧仁老師列舉了近年來全國多地發生的溺水悲劇。一樁樁觸目驚心的案例,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讓家長們時刻繃緊了安全這根弦。“不私自下河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帶領時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 這‘六不準’是防溺水的第一道重要防線。” 牧仁老師用簡潔易記的口訣,為孩子們梳理出防溺水的核心原則。同時,他結合實際情況,對救生設備,尤其是救生衣、救生繩、救生圈的使用方法進行了具體示范。除此之外,還針對急救措施進行了科普,重點對家長們進行了心肺復蘇操作方法的教學。
最后,牧仁老師針對家庭消防安全,特別是小區內私拉亂接 “飛線” 給電瓶車充電導致火災的問題進行了著重強調。活動為孩子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向孩子們發放消防宣傳單,鼓勵他們回家后向父母、鄰居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尤其是電瓶車安全充電的注意事項,讓安全意識從家庭延伸到整個社區。
圖文:董文璽
編審/發布:陳孝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