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英偉達突破4萬億美金了,成為第一家突破4萬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地球市值最高公司,又上了一個門檻。
就在兩年前,2023年的6月30日,蘋果市值才突破了3萬億,成為首家突破3萬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兩年過去,這個記錄被英偉達刷新了。
同志們,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啊。
如果要是單看英偉達,股價上漲速度就更快了。
2024年2月,英偉達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僅僅4個月后,2024年6月,英偉達便超越了3萬億美元;又一年后的今天,英偉達突破4萬億美元。
我常常說,投資經驗不多的人,如果想買美股,其實不用想太多,認準納指100、標普500這兩個寬基指數,再加科技七巨頭就可以了。
這就是投資的財富密碼。
當然,我不是說這些都要買,這個看自己的資金量。資金量不大的話,就要集中一些,反正從上面這些標的做選擇就行,基本上不會出錯。
我自己的重倉是英偉達。
現在AI時代剛剛開始,英偉達作為AI的基礎建設公司,想象空間非常大。哪怕過去幾年漲了很多倍,你也很難說接下來還會漲多少。
關注股市的朋友應該都記得,今年年初,deepseek剛剛爆火的時候,英偉達股價受了影響。
我當時就說,這主要是情緒波動,因為AI生態越繁榮,英偉達產品的需求應該越大。
到了今年4月份,懂王開始搞關稅戰,全球股市大跌,美股大跌,英偉達也大跌。
我當時說,這依然是情緒上的影響,基本面沒發生變化,這妥妥的黃金坑,是加倉的機會,可以降低持有成本。
現在回頭看,都對。
當時的下跌,不但都漲回來了,而且還創了歷史新高。
標普和納指創了新高,英偉達也創了新高,成為第一個突破4萬億美金的公司,再次封神。
昨天我們星球群里有個朋友問,現在可以買英偉達嗎?
買是可以買,但我不建議追高,可以等價格回調的時候再建倉。
沒人知道啥時候回調,但總會調整的,現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
不得不說,追漲殺跌真的是人性,而且很難克服。
對于這些優質的科技股,股價跌下去的時候,是非常好的建倉機會,能拿到很低的籌碼。
但問題是,越是這種時候,大部分人都不敢買了。
他們啥時候想買?
等股價漲上來了,甚至創新高了,大家再次看到這只股有多牛了,才想著要不要入場。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再簡單聊兩個熱點吧。
1、今天上證指數也站上3500點了,很不容易,這也是很長時間以來的高點了。直到看到一個說法,有點繃不住了:
A股35年歷史,過去有效站上3500點的共只有3次,分別是2007年、2014年和2020年。20多年來,納指3500點只有一次,大A卻有3次,大A贏了,接下來還可能會有4次、5次。
2007年就3500點,十八年后的今天,終于又艱難地爬上3500點,想想有點心酸。
好在過去很多年,房產還是上漲的,算是能讓大家賺錢的資產。但現在,房子也跌起來沒完了,真沒啥好買的了。
2、養老金又要上漲了。退信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2%。不想多評價了,上次聊這個話題的文章,最后還是被和諧了。
我只說一個點,機關事業單位領的養老金,是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幾十倍。上調養老金,是誰增加的多?
為啥我說社保是一種稅?這就是原因。
文末是鏈接振陽的入口:
這是進入知識星球的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