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甘肅博主發帖,不能因為“鉛”,就否定天水的一切。
我昨天在頭條號上發了個天水市麥積區桃子好吃的微頭條,結果評論區留言讓人無語。
說什么,“不敢吃了,怕鉛中毒”,“桃、花牛蘋果都不會吃了”,“你不怕鉛超標嗎?”
看來,一個偶然事件,對天水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真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 這究竟是咋回事?
該博主在7月9日發布一個當地桃子上市的消息,卻引發網友吐槽。
該博主提及,目前天水市有名的秦安、伯陽桃子大量上市,在天水麥積城區每市斤都在5-8元之間。然而評論區卻是冷嘲熱諷,直言擔心鉛超標。
- 針對天水幼兒血鉛異常事件,有媒體發布評論員文章:幼兒血鉛檢測“羅生門”背后,真相與信任不能“雙標”。
文章指出,徹查“毒源”,監管不能“裝睡”!此次事件暴露的不僅是幼兒園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監管體系的失效。涉事幼兒園持有合法食品經營許可證,但日常檢查卻未發現添加劑濫用;涉事餐食(如三色棗發糕、玉米腸卷)被初步判定添加劑超標,但具體成分至今未公布。更值得警惕的是,該園創始人名下還有多家關聯幼兒園,是否同樣存在風險?此外,當地2006年曾發生吳家河村群體性鉛中毒事件,此次是否涉及環境鉛污染?唯有全面溯源,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此外據央廣網報道,同一項檢測,在當地和在西安的數值差距巨大(27.6 微克/升、440微克/升),為何會出現這樣大的差異?該報道同時指出,有家長稱,“三色棗發糕和玉米腸卷一星期就吃一兩次,咋可能中毒這么嚴重”?
因此,天水幼兒血鉛數據異常,公眾的質疑并非消除。 “不能因為“鉛”而否定天水的一切”,這話沒毛病。
但是出了這么大的事,不及時、迅速、重拳、鐵腕,并且公開、公正,以受害孩子和家庭為核心解決問題,而想著捂蓋子、動用權利機關做出與異地檢驗不符的檢驗結果,想著淡化處理,公關處理,導致當地公信力下降,甚至讓全國老百姓往負面方向的猜想只會更加放大,造成的聲譽后果真的很嚴重,有可能比否定一切都嚴重。
《幼兒血鉛檢測“羅生門”背后,真相與信任不能“雙標”》文章中特別呼吁,公開透明,重建信任!一是公開檢測全流程,公布天水檢測機構的資質、方法及原始數據,委托國家級實驗室復檢,消除“數據造假”質疑。二是徹查污染鏈,不僅追查幼兒園責任,還需排查食品供應商、水質及環境鉛污染可能,避免“舍車保帥”。三是完善長效監管,將血鉛篩查納入幼兒體檢,嚴查校園食品添加劑,推行“明廚亮灶+區塊鏈溯源”,讓監管真正“長牙齒”。
顯而易見,這個呼吁非常及時精準,正是當前輿論關注的焦點。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