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東風汽車用確定性的創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變革的時代,總是屬于那些敢于重新定義自己的勇者。”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這句箴言,恰是2025年東風汽車的真實寫照。在百年汽車產業變革的洪流中,這家老牌車企正以破繭成蝶之勢,書寫著中國品牌的轉型樣本。
當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預言“傳統車企要么轉型,要么消亡”的警示猶在耳畔,東風汽車卻用一份暗藏玄機的半年答卷給出了自己答案: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賽道上“大象轉身”。
這些看上去或許不是特別華麗的數據背后,藏著東風汽車對《創新者的窘境》中“顛覆性創新”理論的最佳實踐:通過成立奕派科技重構經營體系,借力華為突破智能邊界,布局嵐圖品牌猛士科技搶占高端市場……
一系列組合拳之下,東風汽車當下的轉型正在展現一個傳統制造巨頭,如何在數字化浪潮中完成“第二曲線”的完美躍遷。
01
在轉型深水區尋找突破口
數據不會說謊,但解讀數據需要穿透行業表象的智慧。當下汽車行業正深陷三重競速(參數丨圖片)賽:新能源滲透率與技術迭代的生死時速、智能化投入與銷量(盈利)底線的平衡博弈、全球化布局與地緣規則的攻防較量。
2025年上半年,東風汽車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交出了一份成績單:終端銷售汽車111.6萬輛,整體銷量逐月回升,6月批發、終端交付量雙雙突破20萬輛大關。然而,在這份成績單背后,東風汽車人清醒地認識到轉型發展中的深層挑戰。
雖然新能源汽車銷售達到40.2萬輛,滲透率達到36%,但同比增速僅為6.8%,顯示出轉型壓力依然存在。與此同時,自主品牌雖然占比提升至60%,但多品牌并行的資源分散問題亟待解決。海外市場方面,雖然總出口量達11.5萬輛,但燃油車占比過高,在歐洲等高價值市場的品牌溢價能力仍需提升。
即便如此,依然可以看出,隨著嵐圖持續領跑自主高端,奕派科技理順多品牌資源,東風日產N7實現技術反向輸出重構合作模式,海外市場借“一帶一路”深耕自主新能源出口占比提升,東風汽車正以系統變革破解增長瓶頸。
尤其是商用車板塊以25.1萬輛的半年銷量筑牢根基,中重卡終端銷量更躍居國內市場第一,穩住這一戰略基本盤后,東風得以將更多精力聚焦自主乘用車破局。通過資源整合破解多品牌協同難題,依托“1+n”研發體系加速技術落地,在乘用車賽道釋放更強勁的自主動能。
當然,短期的優勢只能逞一時之勇,長續的競爭力才是賴以生存的基石。當前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行業已從單純追求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階段,逐步轉向注重核心技術、品牌價值和商業模式創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這種形勢下,東風汽車的選擇頗具啟示意義,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體系改革。6月成立的奕派汽車科技公司成為改革的關鍵抓手,通過整合商企、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及服務等全價值鏈資源,實現了自主乘用車業務的集約化發展。
“集團也會給予新公司充分自主權,賦予對等責權利,讓‘聽見炮火’的人員做決策,力爭在行業洗牌中打贏勝仗。”這種放權不是放任,而是通過市場化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奕派科技將東風乘用車三大品牌納入統一體系,實現“攥緊成拳”的效能革命。
通過全價值鏈資源的集約化調度,既保留各品牌差異化優勢,又形成技術共享、渠道協同的合力,奕派科技讓自主板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既有單打獨斗的銳度,更有集團作戰的厚度,這是改革的深水區正是發展的新藍海最好注釋。
最新數據顯示,奕派科技6月交付新車26089輛,環比增長48.8%,同比增長76.3%。1-6月累計交付11.07萬輛,同比增長43.7%。這般迅猛增長態勢,無疑是對其革新成效的有力印證,也預示著東風自主乘用車在轉型賽道上正加速狂奔。
“讓聽得見炮火的人指揮戰斗”的理念在合資板塊同樣見效,東風日產N7的籌備過程,本質是合資模式從技術引進到聯合開發的范式革命。在合資股比放開后的行業新生態中,以市場換技術早已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技術共研與市場反哺的共生邏輯。
從5月15日開始到6月30日,N7累計交付已經破萬,成為行業交付速度最快的合資純電車型。并在第27周(6.30-7.06),東風日產N7周上險量位于合資純電第一、10-15萬中大型純電轎車第一、中大型純電轎車第二。
這樣優秀的成績屬于N7,屬于東風日產,也屬于東風汽車。這不僅是一款車的成功,更是“合資反哺自主”模式的里程碑。當自主三電技術反向輸出,當市場響應速度領跑合資陣營,印證了機制活則創新興的真理。
將視線轉向國際市場,更能感受到東風布局的前瞻性。從歐洲旗艦展廳的落子布局,到中東高端市場的品牌突破,再到東南亞市場的全面滲透。這種“三線并進”策略精準對應不同市場特性:歐洲要品牌、中東沖溢價、東南亞搶份額。
尤為可貴的是,東風沒有停留在簡單的貿易出口,而是通過研發國際化、檢測認證全球化等舉措,打造了貫穿全價值鏈的海外競爭力。當中國汽車從產品出口轉向體系出口,意味著不僅要輸出車輛,更要輸出技術標準、供應鏈管理經驗乃至商業模式,這是制造業從規模優勢向規則制定權躍升的必由之路。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新能源出口2.9萬輛、同比增229%,高毛利車型占比超40%,這組數據的行業意義遠超數字本身:它證明中國汽車已具備技術溢價能力,三電系統的專利壁壘、智能駕駛的本土化算法,正在重構全球市場對“中國智造”的價值認知,是中國汽車品牌從“走出去”到“走上去”的價值躍升。
可以說,東風汽車2025年上半年的轉型實踐印證了“高質量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命題。通過構建“自主創新+合資協同+全球布局”的三維發展體系,東風汽車正在向價值創造開啟戰略轉型。
02
重塑產業價值的新范式
當全球汽車產業進入“電動化是資格賽,智能化是淘汰賽”的新階段,中國汽車市場的新能源市場CR5集中度已升至58%,組合輔助駕駛功能成為高端車型標配,全球貿易技術壁壘持續加碼......
7月7日的東風汽車2025年中工作推進會上,東風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楊青也給下半年的工作重點定調:上下同欲、干字當頭、自立自強、勇于挑戰,全力以赴實現轉型發展新突破。本質是傳統車企在“不轉型即淘汰”行業鐵律下的生存宣言。
2025年下半年,東風汽車以營銷能力、商企能力、盈利能力三大突破為支點,構建起“高端引領+技術賦能+機制創新”的立體化轉型體系,全力推動體系能力躍升,奏響自主與合資雙輪驅動、國內與國際市場協同發展的激昂樂章。
高端化并非戰略選擇題,而是行業洗牌期的生存必需。當前30萬元以上新能源市場CR3集中度已達58%,30萬元以上新能源市場月銷增速加快,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而這一區間長期被外資品牌壟斷,留給后來者的窗口期越來越短。
東風已憑借嵐圖和猛士科技嶄露頭角,嵐圖連續4個月銷量破萬,彰顯其在高端新能源領域的強勁勢頭,成功躋身市場頭部陣營,打破傳統高端市場的固有格局。猛士科技強勢打入迪拜等全球高端市場,更是將中國品牌的硬派越野實力推向世界舞臺,證實了“沒有品牌向上的轉型,終究難以突破價值天花板”這一行業鐵律。
而這背后,是東風對技術研發的執著投入,以技術實力為高端化戰略筑牢根基。
這種高端化戰略的支撐點,正是東風在技術領域的持續突破。發布“天元智能”技術品牌,建實驗室、聯手華為推進L3量產,還參與智能輔助駕駛國標制定。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從技術跟跑到標準引領的跨越。而其中,東風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堪稱技術創新的典范。
雙方圍繞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網聯等核心領域聯合創新,將華為頂尖的智能技術融入東風的整車制造體系。當智能駕駛遇上鴻蒙座艙,帶來的不僅是產品力的幾何級提升,更是用戶體驗的全方位革新。
從嵐圖夢想家搭載乾崑ADS3.0實現車位到車位全場景智駕,到猛士M817配備乾崑ADS4.0,技術的反哺作用讓東風在自主體系能力提升上大步邁進,在智能化“下半場”的競爭中搶占先機,詮釋了技術引領變革、合作創造價值的深刻內涵。
如果說嵐圖、猛士科技代表著東風的高度,那么奕派科技則代表著東風轉型的深度。這個全新成立的科技公司不是簡單的組織調整,而是一場向市場要效率、向機制要活力的自我革命。通過新型經營責任制,讓“聽見炮火的人指揮戰斗”,極大提升了市場響應速度。
這種機制創新帶來的改變是顛覆性的,在傳統車企普遍面臨大企業病的背景下,東風通過奕派科技構建了一個既保留央企資源稟賦,又具備新勢力敏捷特質的混合型組織。正如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所言:未來的組織必須是大象會跳舞。東風正在證明傳統車企同樣可以輕盈轉身。
今年下半年,東風自主乘用車板塊將會有更多重磅車型的推出:嵐圖FREE+于7月12日上市、知音/追光/夢想家也將迎來大改款、代號“泰山”的車型將亮相、2026款東風奕派eπ008將上市、東風風神L8已完成萬里長測……
在新產品的驅動下,東風的戰略輸出愈發穩健。從新能源車型的持續上新,到智能化技術在各品牌的深度應用,東風正以產品為載體,將技術創新、高端化戰略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通過技術迭代與產品矩陣并行的模式,實現從技術儲備到市場變現的閉環。
更關鍵的是,東風構建了清晰的產品梯隊:嵐圖、猛士科技錨定高端市場,奕派科技主攻主流區間。這種金字塔式產品布局,既保證了品牌向上突破的空間,又守住了市場規模的基本盤。隨著華為賦能、自研核心技術的陸續落地,東風的產品競爭力還將持續釋放。
03
結語:
轉型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當下中國汽車產業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東風汽車的實踐給出啟示:真正的轉型不是簡單的產品迭代,而是體系能力的重塑;不是被動適應變化,而是主動定義未來。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東風汽車用確定性的創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不僅是企業的發展故事,更承載著中國汽車工業走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的共同期待。當“新東風”的藍圖逐漸清晰,我們或許正在見證一個偉大品牌的第二次誕生。
責編:曹佳東 編輯:何增榮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顧
近30家汽車品牌擴大優惠,你為什么還是不買車?
狂飆的吉利新能源,與李書福的動力電池江湖
2025年過半,純電和混動之爭該結束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