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多元化發展的浪潮中,職業教育憑借獨特的魅力脫穎而出,成為越來越多學子規劃未來的重要選項。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招收本科生入學這一“本升專”現象,更是引發了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的廣泛關注與深入思索。
“本升專”這一系列現象的背后,反映出職業教育正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逐漸受到社會的熱烈追捧。職業教育受青睞的首要原因,在于它與市場需求緊密契合,它像根精準對接的管道,一頭連著課堂,一頭扎進市場最需要的地方。
說到把這根“管道”接得最順的,就業率連續多年穩定在98%以上的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得算一個。
該校從1979年建校開始,歷經多次調整,如今已發展成擁有北京望京、北京昌平和河北固安三個校區的綜合性職業院校,并獲得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典型案例100強、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主持單位、全國高職“國際影響力50強”“產教融合50強”等多項榮譽。到2024年初,依托固安校區成立的京津冀職教改革示范園區,更讓這所學校站在了區域協同發展的前沿。
這所站在職業教育潮頭的院校為什么會取得如此優異的就業成績?答案就在產教融合和創新創業教育中。
在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產教融合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融入日常教學的基因。他們緊扣北京“四個中心”建設需求,打造了臨空經濟管理、數字財金、人工智能、珠寶與藝術設計、國際教育服務、先進制造等6個特色高水平骨干專業群,還建起7個高水平實訓基地,像西門子工程師學院、肖永亮數字視效大師工作室,都是能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練技能的地方。此外,該校還和科大訊飛等50多家企業的深度合作,讓課堂知識能快速對接行業動態,并牽頭成立北京數字經濟職業教育集團,建設非遺技藝傳承、北京民宿學院等產業學院,讓學子們在緊跟產業前沿。
除了產教融合,該校還把創新創業教育融進了整個培養過程。從課程設置到制度機制,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已經形成了一套“敢闖會創”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熱情,更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和資源。因此,這里涌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創業學子,如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創業致富帶頭人以及冬奧會頒獎花束制作者等。他們的成功故事,成為了后來者的榜樣和動力。
近年來,該校學子更是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屢獲佳績,包括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賽獎項等在內的各種獎項近七百項。這些榮譽不僅彰顯了學校的辦學實力和教學質量,更為學生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在再看職業教育的熱度,就懂了:大家追的從來不是“職校”這個名頭,而是能學到真本事、能穩穩站上職場的底氣。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的路子,其實就是給職業教育打了個樣——把課堂搬進產業最前線,讓學生在學中練、練中創,這樣培養出來的人,自然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要是你也想找個能實實在在學技能、還能放手闖一闖的地方,這所學校,確實值得多看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