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剛看到一個痛心的事:有一位來自江蘇的考生,高考成績高達643分。要知道,在競爭激烈的高考中,643分是一個相當優異的成績,按照正常情況,他本可以穩穩踏入985高校的大門,開啟一段充滿希望與可能的大學生活。
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最終滑檔到了征集志愿,經過一番波折,最后只能無奈地選擇了臨床藥學專業,這與他原本能夠企及的高度相差甚遠。
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實在是讓人感到無語。原來,這位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選擇了不服從調劑。當他被退檔之后,才恍然大悟地發現——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次投檔”規則。那么,“一次投檔”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
你在填報志愿時填了A、B、C、D、E、F六個學校。錄取系統會按照你所填報的順序依次進行檢索。假如檢索到B校時,你的成績達到了該校的投檔線,系統便會將你的檔案投到B校,而此時,你后面所填報的C、D、E、F學校就會全部作廢。如果B校因為你所填報的專業已經招滿,而你又不服從調劑,那么你就會被B校退檔。一旦被退檔,你就直接掉到下一批次,系統不會再將你的檔案投給C、D、E、F學校。可以說,一次投檔就相當于一錘子買賣,沒有第二次機會。
山東考生,高考成績為617分。這個分數原本可以讓他有不錯的選擇,但他卻因為粗心大意,把“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當成了東南大學填報了志愿。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實際上是一所民辦高校,與東南大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就這樣,這位考生因為自己的疏忽,最終只能去了民辦院校,實在是令人惋惜。
另外,還有考生因為填報志愿給自己挖一個大坑。有的考生在填報專業時,全部選擇了熱門專業,并且還不服從調劑。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冒險的行為。要知道,熱門專業競爭異常激烈,錄取分數線往往會高出很多。如果考生的成績不夠突出,又不服從調劑,那么被退檔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這種填報方式,簡直就是在“找死”。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在填報志愿時掉入這些陷阱呢?以下是一些避坑秘訣:
- 必須服從調劑(除非你能接受滑檔):服從調劑意味著你給自己多了一份保障。雖然服從調劑可能會讓你被調劑到一些你不太滿意的專業,但至少你還有學可上,不會面臨滑檔的風險。畢竟,進入大學之后,還有轉專業的機會。只要你在大學期間努力學習,符合學校的轉專業條件,就有可能轉到自己心儀的專業。
- 沖2個、穩3個、保3個:在填報志愿時,要合理安排志愿梯度。“沖”的學校可以選擇那些錄取分數線略高于自己成績的學校,給自己一個沖擊更好學校的機會。“穩”的學校則是錄取分數線與自己成績相當的學校,確保自己有較大的把握能夠被錄取。“保”的學校則是錄取分數線低于自己成績的學校,作為最后的兜底選擇,保證自己不會滑檔。這樣的填報策略,可以讓你在追求更好選擇的同時,也能確保自己有學可上。
- 看位次不看分數:高考錄取是按照考生的位次進行排序的,而不是單純看分數。因為每年的高考難度不同,錄取分數線也會有所波動。所以,在填報志愿時,要參考自己在全省的位次,而不是只看分數。通過查看往年各學校在本省的錄取位次,來判斷自己是否有機會被該校錄取。
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寧可讀差專業,也不要滑檔。因為專業是可以轉的,只要你有足夠的決心和毅力,就有可能在大學期間實現專業的轉換。但是,學校一旦確定,想要轉學就非常困難了。所以,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謹慎小心,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