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0 日,銀川迎來一場聚焦低空經濟落地實踐的行業盛會 —— 寧夏低空交通應用場景交流大會成功舉辦。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高校及企業的 110 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 "人工智能 + 低空交通 + 場景應用" 的核心主題,為寧夏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凝聚共識。
聚焦場景落地 解鎖西北低空經濟潛力
"寧夏發展低空經濟,既有廣闊空域資源的先天優勢,更有場景創新的現實需求。" 寧夏公路管理中心主任王華在大會上表示,當地正搶抓低空經濟產業機遇,加快布局新賽道,推動無人機物流、應急救援等應用場景從試點走向常態化。此次大會的舉辦,正是為了搭建跨領域交流平臺,讓技術創新與場景需求精準對接。
在技術研討環節,專家學者圍繞 "西北特色低空場景的破局之道" 展開熱議。針對寧夏地形多樣、地域遼闊的特點,有學者提出 "低空 + 農牧業" 的融合方案:利用無人機開展大范圍草場巡檢、作物植保,既能降低人工成本,又能適應戈壁、山地等復雜地形;而在應急領域,搭載熱成像儀的救援無人機可快速定位荒漠地區失聯人員,將搜救效率提升 3 倍以上。這些貼合本地實際的建議,為寧夏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清晰路徑。
硬核裝備亮相 展示低空技術創新成果
大會現場的樣品展示區成為關注焦點。多款大、中型無人機及應急救援裝備集體亮相,其中適用于高原環境的長航時無人機、可搭載 50 公斤物資的物流無人機,均針對西北氣候特點進行了技術優化,吸引了不少參會者駐足咨詢。部分單位還通過宣傳展板,分享了無人機在公路巡檢、生態監測等領域的應用案例 —— 例如某單位使用無人機對賀蘭山沿線公路進行病害排查,將原本 3 天的工作量壓縮至 8 小時,精準度達 98%。
這些成果展示不僅彰顯了低空技術的創新活力,更凸顯了寧夏在低空應用領域的探索決心。正如一位參會企業代表所言:"西北低空經濟的突破口,在于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場景價值。這次大會讓我們看到了寧夏的應用潛力,也找到了合作的契合點。"
凝聚發展共識 搭建跨域協作平臺
此次大會的價值不僅在于思想碰撞,更在于為各方搭建了務實合作的橋梁。政府部門代表介紹了寧夏低空經濟發展的規劃藍圖,企業展示了技術解決方案,高校則分享了低空通信、AI 導航等領域的科研成果。與會者普遍認為,寧夏發展低空經濟需立足 "生態保護、農牧業升級、應急保障" 三大特色場景,通過 "政產學研用" 協同,破解空域管理、技術適配等難題。
隨著大會的落幕,一系列合作意向正在醞釀。有消息稱,部分無人機企業已與寧夏本地單位達成初步合作,計劃在銀川周邊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探索 "城市 - 鄉村" 低空物資運輸新模式。從理念到實踐,這場大會正推動寧夏低空經濟從 "蓄勢待發" 邁向 "加速起飛"。
在西北大地的廣袤空域上,低空經濟的種子已悄然播下。此次銀川盛會的舉辦,不僅明晰了發展方向,更凝聚了協同力量,為寧夏在低空經濟賽道上實現特色突圍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