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985院校錄取,是好事還是壞事?從虛榮心的角度上來看,絕對是好事。從未來發展上來看,卻不一定。
985院校確實是我國教育天花板,但天花板里也有被老鼠咬出來的洞,一不小心掉進去,就算再爬出來,身上也有一股陰暗味,洗都洗不掉。
這名男生就是,明明收到了985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卻心驚膽戰,為自己的未來擔憂不已,甚至夜不能寐,直到有人出來告訴了他方向。
被985錄取卻膽戰心驚,圈內人:沒關系,你的性別救了你!
985院校的評選規則有很多,首先學校涉及到的學科范圍就要很廣泛。所以,就出現了天坑專業,這個天坑有兩個理解。
一個是這個專業坑,不管在哪所學校,這個專業都很難有建樹。一個是這所學校的這個專業坑,學校本身并不擅長這個教育。
男生今年就是,被東南大學提前錄取,本是一件高興地事情,結果被錄取的專業是一個小眾語種——俄語。
到哪里說,俄語不算小眾,但在智能時代,這些語種的應用,就顯得太笨拙。隨便一個眼鏡,就能代替翻譯器。
所以,男生被身邊人畢業就是失業的說法,嚇的夜不能寐,甚至想著要不要放棄這個機會,畢竟復讀比浪費4年時間要好的多。
其實,這些年小語種被唱衰,很大程度是因為“純翻譯”崗位受AI沖擊。但現實中,語言+領域的復合型人才需求正爆發式增長。
跨境電商需要懂目標國市場的運營專員,月薪12-25K,國際工程現場翻譯年薪18-35萬,游戲公司本地化工程師月薪15-30K。
像阿拉伯語在能源領域日薪可達2000元,越南語因邊境貿易年薪資增幅22%,這些機會遠非“奶茶店搖杯子”能概括。
而外派這種工作,大部分的需求都是男生。所以男生這次被俄語專業錄取,并非是苦難的開始,反而可能是機遇來臨。
男生的“外派紅利”是苦差還是機遇?
男生在小語種中的優勢集中在高風險、高體力、高回報領域。俄語生常被派往中亞能源項目,法語生去非洲基建,阿拉伯語生進中東油田。
這些崗位環境艱苦,但年薪普遍25-40萬,且企業明確傾向招男生——并非性別歧視,而是安全考慮,如深夜搶修輸油管、沙漠長途押運。
女生雖語言能力更優,但受限于安全政策,往往錯失這類機會。所以如果男生可以接受這樣不穩定的工作性質,選擇一個小語種專業還是可以的。
那么,如果接受不了這種工作,或者說是個女生,但是又真的很喜歡小語種,十分想學,未來的發展會怎么樣呢?
小語種:不是替代,而是升級
2025年AI翻譯準確率提升30%,但淘汰的僅是基礎筆譯員。頂尖院校如北外已轉型培養“語言+AI”復合人才。
瑞典語專業綁定歐洲研究,用AI分析歐盟政策文本,格魯吉亞語專業對接“一帶一路”能源走廊,學生通過虛擬實境模擬中亞談判。未來吃香的是能用小語種訓練AI模型、優化本地化算法的工程師,而非單純譯者。
海關總署2024年新增800個小語種崗位,外交部稀缺語種培養量增40%。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項目更催熟東南亞語種需求,老撾語、印尼語人才缺口擴大。
所以小語種并非不能學,而是不能像原來一樣傻學。小語種急需朝著復合型人才的方向轉化,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做好,學習更辛苦的準備,才能應對即將到來的科技風暴。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