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死因,是因為鉛中毒嗎?
編譯 | 槳篤繪
2023年,科學家根據對貝多芬發絲的首次基因組測序以及其家族后人的遺傳檢測,揭示了貝多芬各種健康問題的遺傳原因。(詳見“貝多芬留下的幾綹頭發,透露了什么家族秘密?”)
最近,有研究團隊于《臨床化學》(Clinical Chemistry)雜志發表新文章稱,通過對兩綹頭發的有毒物質分析,他們發現其中鉛、砷和汞含量極高,這表明貝多芬生前接觸了高濃度的鉛。
論文作者之一、梅奧診所實驗醫學和病理學部主任保羅·捷內托(Paul Janetto)表示:“我們從世界各地獲取樣本。而這兩綹頭發是我所見過的最有價值的樣本,它們的鉛濃度高出一個數量級。”當然,研究團隊也認為,高水平鉛暴露雖然很可能給樂圣的健康帶去負面影響,但不足以真正殺死他。
德國畫家約瑟夫·卡爾·斯蒂勒(Joseph Karl Stieler)創作的貝多芬肖像
“所有痛苦的原因”
貝多芬一生飽受健康問題困擾。他在20多歲時開始遭遇耳鳴,喪失聽力——尤其是高頻(高音)聽力。根據他自己的說法,聽力問題始于1798年與一位歌手爭吵引發的痙攣。到40多歲時,貝多芬已成為功能性耳聾患者,雖仍能創作音樂,卻已無法舉辦音樂會。
貝多芬還長期患有慢性胃腸道疾病,包括持續性腹痛和長期腹瀉。1821年,他遭遇肝病問題——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黃疸。多種病癥影響了他的職業生涯和情緒狀態,以至于他在一封寫給自己兄弟的信中要求讓他最信任的醫生在自己死后檢查尸體,以確定所有痛苦的原因。
1826年12月,貝多芬已病情危重,他再次出現黃疸(一生至少經歷了兩次黃疸),四肢腫脹,還有發燒、浮腫和呼吸困難等癥狀。醫生給他做了幾次手術,旨在清除其腹部多余液體。
據稱,1827年3月24日,貝多芬對來訪者說道:“Plaudite, amici, cooedia finita est.”(“鼓掌,朋友們,喜劇結束了。”)兩天后,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去世。據當時在場的貝多芬好友安塞姆·赫滕布倫納(Anselm Hüttenbrenner)回憶,閃電和雷鳴短暫地驚醒了貝多芬,他“睜開眼睛,舉起右手,握緊拳頭,抬頭看了幾秒鐘……沒有再呼吸,沒有了心跳”。
尸檢顯示,嚴重肝損傷(肝硬化的證據)可能是死亡原因,而且貝多芬的聽覺神經顯著增粗。近兩個世紀以來,研究者一直就貝多芬肝損傷、聽力損失以及胃腸道疾病的原因爭論不休。他們分析樂圣的信件、日記和醫生筆記,鉆研發掘于1863年和1888年的遺骸的報告,但始終達不成共識。
奧地利畫家約瑟夫·丹豪瑟(Josef Danhauser)根據自己的繪畫創作的版畫:《貝多芬臨終前》(Beethoven on his deathbed)
鉛中毒或許不致死,但相當致病
如前文所述,2023年的一項工作基于對五綹頭發的成功基因組測序,判斷貝多芬攜帶許多肝病的遺傳風險,曾感染乙型肝炎,其聽力障礙也有遺傳基礎。
過去學界將聽力損失歸因于耳硬化癥(otosclerosis),或是葡萄酒導致的鉛中毒。
與貝多芬同時代的人認為他飲酒適度——當然,那是19世紀初,標準可能有所不同。在貝多芬自制的對話本(Conversation Books,用于與人交流)中,他是個經常飲酒的葡萄酒愛好者。1825年至1826年間,他每天的飲酒量可能高達1升,而且他似乎有酒精依賴和肝病家族史。
貝多芬時代的劣質葡萄酒通常含有醋酸鉛(又稱鉛糖,常被添加至葡萄酒中以增強風味);酒瓶的軟木塞通常被預先浸泡于鉛鹽,以改善密封性。因此,飲酒習慣可能讓貝多芬接觸到過高水平的鉛,從而受到神經系統損傷,聽力下降。另一方面,1796年感染鼠型斑疹傷寒也可能是聽障誘因。
傳統鉛中毒理論主要基于對五綹頭發中的希勒綹(Hiller lock)的毒理學分析,但2023年的工作表明,希勒綹實際上來自女性。因此,捷內托等人運用質譜法,對另外兩綹確屬貝多芬的頭發,即伯曼綹(Bermann lock)和霍爾-塞耶綹(Hall-Thayer lock),進行毒理學測試。
伯曼綹(Bermann lock)和霍爾-塞耶綹(Hall-Thayer lock)
值得一提的是,霍爾-塞耶綹是已知唯一一綹由貝多芬本人提供的頭發。1826年4月,他將這些頭發親手交給他的朋友、鋼琴家安東·霍爾(Anton Hall)。
研究團隊發現,伯曼綹的鉛含量非常高,高達健康人樣本的鉛含量上限的64倍,霍爾-塞耶綹的鉛含量高達95倍,這意味著貝多芬血液里的鉛含量可能為每分升69~71微克。
論文作者寫道:“這樣的鉛水平通常與胃腸道和腎臟疾病以及聽力下降有關,但不認為它高到了足以成為唯一的致死原因。”
捷內托等人也承認自己的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頭發樣本可能受到環境中鉛以及染料等污染物的污染;當然,暫無證據表明貝多芬曾經有類似經歷,而且研究方案在測試前就去除了任何外部污染物。
作者團隊表示,頭發中的高鉛含量或許并不能很好預測血液里的鉛含量,但過往研究表明它與腎臟和肝臟疾病之間確有相關性。
資料來源
Beethoven likely didn’t die from lead poisoning, new hair analysis reveals
Diversity-dependent speciation and extinction in hominin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世界科學”。
特 別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回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