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涼山、貴州畢節等地施工工地遭遇洪澇地質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近期,河南南陽、甘肅白銀等地又發生局地暴雨洪澇,造成野外建設工程施工人員群死群傷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風險意識淡薄、防汛責任不落實、預警“叫應”不到位、轉移避險不及時甚至“假應答、假轉移”等突出問題,教訓十分深刻。
01
2023年8月21日凌晨,四川涼山州金陽縣蘆稿林河流域受上游短時強降雨影響暴發山洪泥石流災害,將G4216線金陽至寧南段高速公路施工人員駐地沖毀,造成6人死亡、46人失聯、21人受傷。
02
2025年6月23日18時許,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永新鄉新泉村新泉溝發生山洪災害,造成5人失聯。
03
2025年6月30日21時至24時,河南南陽市西峽縣太平鎮、二郎坪鎮遭遇短時極端強降雨,將一工地板房沖毀,造成5人死亡,3人失聯。
7月9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緊急通知,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強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應急管理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應急管理部綜合減災和改革協調司司長 呂紅頻:
施工工地往往人員密集,特別是臨時性的野外工地,大多處在自然災害風險比較高的區域,一旦發生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災害,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極易造成群死群傷。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的工作部署,起草印發了這份緊急通知。
這份通知從壓實責任、營地選址、隱患排查、預警“叫應”、人員轉移、預案演練、應急處置、調查問責、協同聯動等方面提出了九條硬措施。比如,強調營地選址必須提前開展風險評估,嚴禁在行洪河道、泥石流易發區、低洼易澇區等這樣的危險區域設置營地,要求地方防汛指揮機構要詳細掌握轄區內野外工地營地的位置和人員數量等,加強實時動態管理;強調預警“叫應”必須到點到人,避險轉移必須嚴格落實“四個一律”,而且要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進行驗證,堅決杜絕“假叫應、假轉移”;強調對造成施工工地群死群傷的各類災害事故一律提級調查,同時對緊急轉移避險成功的典型案例予以通報表揚等等。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督促指導,推動九條硬措施得到硬落實,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長 徐憲彪:
每年汛期,都有外來人員因暴雨、洪澇、臺風等災害傷亡,特別是施工工地,由于人員相對集中,往往更易發生群死群傷。7月5日,國家防總辦公室針對外來人員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7月9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又對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作出部署,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外來人員因不了解當地致災風險、未被及時納入當地災害防控體系,安全管理存在短板。做好外來人員汛期安全管理,要堅決做好人員轉移避險工作,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一方面,外來人員應盡早融入當地災害防控體系,通過手機、電視等渠道及時了解災害風險,要聽取當地的臨災預警“叫應”,服從當地組織的人員轉移避險要求。另一方面,外來人員要做好自身安全管理,一旦發現情況不對,不要有任何遲疑,盡快逃生。
來源:應急管理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