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慶全媒體 記者 黎濤 實習記者 熊引驛
凝聚青年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近段時間,由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4名學生組成的青耕創富社會實踐團隊走進順慶區搬罾街道的農業園區,開展為期一月的“‘葡’寫振興路:葡萄產業助農與電商賦能”實踐項目,用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青耕創富社會實踐團隊在葡萄園帶貨直播
7月9日,記者在搬罾街道青山湖村生態蔬菜基地看到,由程曦、劉振宇、劉一璨、范丁文4名成都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正跟園區工人江秀華一起采摘空心菜。
青耕創富社會實踐團隊在業主董文斌(中)帶領下學習短視頻拍攝
“右手摘、左手拿,拿的時候對齊才好捆扎。”江秀華一邊采摘一邊講解,幾名學生跟著江秀華的引導提著菜籃,彎腰采摘,體驗豐收的喜悅。
蔬菜基地負責人程小波向社會實踐團隊成員詳細介紹基地情況,500多畝的園區里,培育著40多種蔬菜新品種。“就像這水果黃瓜,能生吃還高產,很受市場歡迎。”程小波介紹,幾名大學生來基地后,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幫助園區梳理了管理模式,細化了分區管理方案,這些好的建議為園區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撐。
青耕創富社會實踐團隊在葡萄園帶貨直播
漁耕源農場是團隊另一個社會實踐地。在該農場,“魚在池中游,菜在架上長,草莓懸空掛”的現代農業奇觀引人注目,葡萄、李子、枇杷等產業蓬勃發展,正書寫著順慶循環農業的生動答卷。近年來,農場業主董文斌抓住新媒體發展機遇,利用直播帶貨、抖音、微視頻等方式推廣,園區產品遠近有名。
“這是夏黑,沒有籽,吃起來很省事,深受消費者喜愛,最近剛創作了一條熱度不錯的夏黑推廣視頻。”董文斌向團隊分享短視頻創作經驗后,團隊成員學以致用,搖身一變成為“電商主播”,在葡萄園里拍攝短視頻、直播帶貨,為葡萄拓寬銷路。
青耕創富社會實踐團隊了解農場運營和蔬菜生長情況
“作為大學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主要把所學的管理學知識用在實處,助力鄉村振興。”程曦告訴記者,近幾天跟工人一起采摘、了解務工情況,提出了園區經營的一些建議,嘗試了直播帶貨和短視頻拍攝,對農場運營模式的理解更為深刻。今后,將腳踏實地,用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讓更多農產品走出鄉村、打開銷路。
來源 今日順慶
聲明:轉載出于宣傳服務廣大市民、弘揚正義、正氣、警示之目的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系本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