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大家為什么不信。
說說天水幼兒園的事情。
比較令人震驚,似乎再一次驗證了:
這個世界就是個草臺班子。
然而通報發布之后,公眾的疑慮并沒有消除。
網上各種質疑和猜測,都出來了:
給人一種全民破案的感覺。
每個人都往里添材加料,事情搞得越來越破朔迷離。
我看到也有人回應這些質疑:
比如鉛鉻黃的使用劑量,以及鉛珞黃其實是無味的。
網上的質疑當然有合理性,但問題在于,很多人并沒有科學的知識儲備,而更愿意從陰謀論的角度來拼湊信息。
我想起了幾年前的疫苗事件,當時獸爺寫出了《疫苗之王》一炮而紅,但獸爺本來也前媒體從業人員,那篇文章也堪比調查報道。
哪像現在的自媒體,不可同日而語。
這其實不是個例了,每次遇到公共事件,輿論都是亂糟糟。
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1、有關部門
有關部門在應對公共輿情的時候,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不得要領。
越是被動,越是披露不及時,越是不會互動,留給輿論發酵的空間就越大。
事后來看,互聯網都是有記憶的,做鴕鳥的效果其實更差。
這塊不多說了,懂得都懂。
2、輿論下沉
隨著移動互聯網特別是短視頻的普及,中國互聯網用戶結構80%的學歷都不超過高中。
在涉及到專業問題的公共輿情中,幾乎沒有多少人是有知識儲備的,這就造成了質疑甚至陰謀論大行其道。
當然,低學歷可能普遍壓力更大,宣泄的需求也更大,討論的方向也更偏激。
不用回避,輿論下沉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情緒宣泄已經成為輿論主流,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面對的現狀,也是有關部門需要面對的新的問題
3、記者去哪了?
這個問題已經說了好幾年了。
每次出現類似的情況,大家都會覺得,如果有記者來報道一下,情況可能會好很多。
當年大家污名化記者的時候,喜歡說一句,只相信藍底白字。
如今輿論下沉,連藍底白字都不相信了,任由質疑猜測大行其道,然后等待新的熱點,最后不了了之。
長久以往,激起的是情緒,耗散的是信任。
但是,如果有記者在中間做一個緩沖器:
寫一些專業的報道,來平息大家的質疑;
寫一些一線家屬的采訪,打消大家的疑慮;
辟謠一些不專業的猜測,可以阻斷謠言的傳播;
持續關注事件,也可以監督推動當地的解決進程。
然而,目前這些都不太能看得到。
我不知道,是怎么到今天這個樣子的,但我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呼吁記者的回歸,推動地方公開透明,推動輿論理性監督。
就這樣。
搞個大新聞,大家都急了。
昨天盤中股市大漲,一舉站上3500,特別是房地產板塊爆發,有消息稱:
下周要召開時隔十年的高規格會議,宣布重磅樓市政策。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 局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