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有溫度、有力量的班級團隊,讓班主任隊伍成為托舉成長的堅實后盾,7月10日,北京交大附中分校新初一、高一班主任培訓順利開展,一群懷揣教育熱忱的教育者齊聚一堂,用思想碰撞火花,用共識錨定方向,共同書寫“我們”的定義。
團隊與團體:差的是 “心” 的距離
培訓伊始,一場特別的拼圖活動拉開序幕。當零散的拼圖塊在大家手中逐漸聚合,兩個學段的班主任們也拼出了對 “團隊” 的初認知。
高一年級根據最終結果給出拼圖含義關鍵詞是團結、托舉、互相幫助、攜手共進、凝聚力;初一年級則通過拼圖讀出了合作、擔當、同心、多元合作、眾志成城。
拼圖共鳴后,一場關于 “團隊與團體” 的討論讓認知更清晰。老師們一致認為“團體是人在一起,團隊是心在一起;團體是簡單的組合,團隊是有規則、有紀律、有制度的組織。”
齊校根據各位老師的分享總結:“團隊,是有組織、目標一致、團結合作的集體。”班主任隊伍絕非 “各管一班” 的松散團體,而是目標同向、行動同頻的教育共同體。
三年藍圖:用目標照亮成長路
教育是慢的藝術,更是有規劃的遠行。圍繞 “三年核心目標與價值觀”,兩個學段的班主任們錨定了清晰的方向:
初一年級:抓規范,聚焦 “良好學習行為習慣” 的養成,在反復落實中夯實基礎;
高一年級:上學期以 “適應與穩定” 為基調,下學期側重 “學習方法培養”,循序漸進中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從習慣養成到能力提升,從個體規范到集體成長,目標的背后,是對不同學段學生成長規律的深刻理解。
“新班級怎么管?”“剛入學的孩子如何適應?” 針對最實際的班級管理問題,班主任們共享了 “干貨滿滿的實戰經驗”。
楊燕琪老師:“觀察班級,發現問題后‘點對點’攻堅,一周聚焦一個小習慣,以小抓大,和學生做約定、共堅持。”
李慧青老師:“時間管理是關鍵!勤進班、抓課間、盯眼保操,搭配清晰的獎懲制度,讓學生懂規則、守節奏。”
李洪云老師:“先教方法,再養習慣。從儀容儀表到禮貌衛生,手把手教到位;晚點評不能少,考勤、作業、安全、課堂表現一一復盤,用拍照表揚傳遞正向力量。”
范東慧老師:“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分工要明確,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干,在責任中成長。”
郭海艷老師:“班級氛圍是隱形的‘成長劑’。定個班級口號,晚點評時反復對標,讓積極向上的信念扎根每個孩子心里。”
王淼老師:“家校溝通是橋梁。考試后先揚后抑,問題出現時及時對接,讓家長成為教育的同盟軍。”
唐云嬌老師:“目標要‘閉環’!學生的成長目標要具體、可落實,反饋要及時,讓努力有回響。”
余秀琴老師:“接納是前提。真心接納每個學生的不同,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里,管理才有溫度。”
從細節管理到情感聯結,從制度建設到家校協同,每一條經驗都是對 “教育即喚醒” 的生動詮釋。
以初心赴使命,以同行致遠方
培訓尾聲,兩個學段的班主任從關鍵詞中選出了團隊的 “最終目標”,為這場思想的碰撞畫上圓滿句點:
初一年級:同心、合作、擔當—— 用同心凝聚力量,用合作破解難題,用擔當守護成長;
高一年級:凝聚力、擔當、攜手共進—— 以凝聚筑牢團隊,以擔當扛起責任,以同行奔赴卓越。
目標不同,卻殊途同歸:無論是初一的 “啟蒙者”,還是高一的 “引航員”,我們都將以 “團隊” 之名,成為學生成長路上最可靠的陪伴者。
教育的美好
在于一群人向著同一個目標奔跑
新學期 新征程
愿我們帶著這份共識與力量
同心 同向 同行
讓每位孩子
都能在有溫度的集體中
遇見更好的自己
共赴更美的遠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