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當年在《爸爸去哪兒》里追著山羊跑、操著一口東北腔喊 “觀音菩薩讓我來找你” 的小諾一,如今會以一副少年模樣出現在法國電視臺的鏡頭前?
14 歲的他,個子已躥到快一米八,下巴冒出一圈青澀的胡茬。面對中法兩國記者的長槍短炮,他淡定自若,法語和中文切換得行云流水。有人驚呼 “認不出了”,有人感慨 “變化太大”,還有人半開玩笑地問:“這真是當年那個軟乎乎的小團子嗎?”
時間倒回 2010 年,諾一在法國尼斯出生。他的名字取自 “一諾千金”,這既是父母對他的期待,也像一份無聲的約定 —— 這個孩子,注定要在中法兩種文化的交織中長大。父親劉燁是中國影帝,母親安娜是法國資深記者,但這對夫妻從沒想過讓孩子活在父母的光環下。諾一和妹妹霓娜的童年,和普通法國孩子沒什么兩樣,擠地鐵、排隊上補習班、為搶電視遙控器斗嘴。
家里雖然三國語言混著用,但規矩一點不含糊:犯錯要道歉,要尊重長輩,要勇于擔當責任。劉燁帶諾一上《花樣爺爺》,并非為了讓兒子刷臉,而是想讓他學著照顧人。鏡頭里,小諾一幫爺爺們搬行李、遞拐杖,不小心做錯事,爸爸一句 “要尊重長輩”,他立刻低頭認錯,把拐杖恭恭敬敬地還回去。
2015 年,《爸爸去哪兒》讓諾一成了 “國民萌娃”。分到最破的窯洞,他樂呵呵地邀請小伙伴來玩;別的孩子哭鬧撒嬌時,他像個 “小家長” 一樣照顧妹妹霓娜,幫她穿衣服、喂飯、挽袖子。觀眾愛極了他的反差萌,混血臉配著東北腔,天真爛漫里透著超齡的懂事。網友說他 “像個小太陽”,又忍不住嘀咕:“這孩子是不是懂事得讓人心疼?”
那時候的諾一,身上有種難得的純粹,沒有星二代的驕縱,沒有被娛樂圈浸染的世故,就是一個善良、熱情、眼里有光的小孩。
可成長從來不是童話故事的續集。七年過去,當初的萌娃抽條成了少年,外界的目光也變得復雜起來。有人盯著他的胡子議論:“14 歲留胡子是不是太早?” 有人翻出 “星二代” 的標簽質疑:“靠爹媽資源吧?” 甚至還有人挑剔他的長相:“混血感沒了,像文藝青年。”
但諾一呢?在法國新聞聯播的鏡頭前,他聊起自己主演的環保電影《熊貓月亮》,用流利的中法語表達著觀點,態度不卑不亢:“希望大家關注作品,而不是‘誰的兒子’這個標簽。” 私下里,他依然過著普通少年的生活,上課、排練、和妹妹斗嘴,父母從沒給過他 “特殊待遇”。
從追山羊的小孩到站在國際鏡頭前的少年,諾一走的這條路,沒有腳本,沒有捷徑。他的成長里,有跨文化身份的天然優勢,也有星二代不得不承受的放大鏡審視;有父母刻意為之的 “平凡教育”,也有自己一步步摸索出的方向。
但最打動人的,是他身上那種 “不被定義” 的勁兒。不迎合 “萌娃” 的懷舊濾鏡,不販賣 “混血王子” 的噱頭,就老老實實做個有作品、有想法、還會和妹妹搶遙控器的普通少年。
所以啊,別急著給諾一下定義。14 歲只是他人生的一站,未來還有太多可能。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他變成什么模樣,那個在窯洞里笑著招呼客人的小男孩,那個在爺爺面前認真道歉的小家伙,那個如今淡定應對媒體提問的少年,骨子里的溫暖和堅韌,從未改變。這大概就是最好的成長,在世界的注視下,依然活得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