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雙旗鎮客棧 (我們在這個塵世上的時日不多,不值得浪費時間去取悅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紀元:初級職稱二十六年,中級職稱元年。
糾分,糾正那些批改完畢,有了分數的考卷卷面上分數方面的錯誤。
我作為一名教師,我發現這個過程中有一些非正常漏洞:一些教師往往能夠利用“糾分”環節,在教師排位賽中逆轉局勢,甚至于脫穎而出。
我不知道那些出身于教育第一線的教育管理者們,是否知道這么一個漏洞存在。或許,他們知道這個漏洞存在,但是他們視這種漏洞為弱肉強食禽獸叢林法則的一種合理法則,并不進行干預吧?
我看到過這樣的糾分環節:在教育業態之中以捕食者姿態出現、掌控著教育話語權、人情世故為內核的情商很高、又有自己所屬山頭的教師,當人家拿到整疊已經得了分數的考試卷之后,知道我這個教師清白到幾乎懦弱,沒有任何攻擊力,所以就大大方方拿起學生的文具,在不遠處對一些決定性考試卷進行修改。
這些考試卷分數往往處在學校制定游戲規則的加分邊緣線上,稍加改動,就能為自己的考評分數增加半分或者一分,而這半分或者一分,或者多個半分與一分的集合,往往能夠影響這名教師的綜合排名。
修改完成之后,人家會帶著這么一疊考卷去找教育管理者,聲稱在繁忙的流水線批改過程中,一些教師或者別有用心,又或者是無意之失,反正是讓自己學生的考卷被錯誤批改,人家要求恢復這一張考卷的所謂正確成績,并對自己的教師評分進行匡正。
私自改動分數的教師,尤其是當著我的面私自改動分數的教師當然是少數;但是,那種在批改試卷過程中做動作和在考試分數公布之后做動作的教師們,她們可不在少數!
在批改考卷過程中,雖然每一所學校都制定了規則:嚴格執行回避制度,教師不能去批改本年級考卷的教室內穿梭,也不能和批改本年級考卷的教師們有互動;但是,這種規定、規則在以捕食者姿態出現、掌控著教育話語權、人情世故為內核的情商很高、又有自己所屬山頭的教師面前,往往就是無效!
人家會用各種人情世故的所謂合理解釋來解釋自己的所有行為:不過是出于公心而去批卷現場穿梭溝通、不過是出于日常社交溝通需要在而一起熟絡交談(比如去廁所等等)——這只是我經常看到一些教師在批卷時刻違反規定的一面,至于利用現代通訊手段進行的社交溝通是個什么情景,除了“三廠一衛”能夠知道,我就不知道了。
反正,如此一來,小學階段很多題目往往都有一些爭議,對錯就由這些以捕食者姿態出現、掌控著教育話語權、人情世故為內核的情商很高、又有自己所屬山頭的教師們決定了!
在語文考卷批改方面有很多貓膩,這點自不必說;就算在以嚴謹為訴求的數學考卷批改方面,那也是有廣闊操縱空間。
比如,對于低年級來說,A的解題方法,如果想判你為對,那么就可以說你的結果正確,這是一種創新思維云云;如果想判你為錯,那么可以說你超前利用了高年齡段解題方法,也可以說你的解題方法違背了教材教育目的,罪過在教師:教師沒有告訴學生用教科書考察的知識點去解題,等等等等。
而對于高年級數學題,我也不多說,只例舉萬千例子中的一個就足以說明問題:代數式子中,如果省略乘號,一定要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不能寫在后面。即,形如2a的代數式正確,但形如a2的代數式就是錯誤。可是,一名教師硬生生用人家的情商和人脈改寫了這個規定,人家說a2的寫法也是一種正確解答,不能扣除學生分數!
可能你認為這里沒有什么問題,那是此時此刻陽光善良到一反常態的你的認識;我只是覺得這些行為不妥,至少存在“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的嫌疑!
你說我心理陰暗?那么,考試之前和考試進行中那些事兒,我還沒有說呢!如果我說出來,那才更是給你口實呢!
考試之前,監考教師一旦排定后公布,所謂人際關系比較好的教師們就會在一起進行溝通。
溝通的結果是:考試過程中,不準教師們在自己任教班級考場出現的規定形同虛設——監考教師的手機往往能夠收到所監考考場教師的電話和消息,電話和消息里面會有一些指示。
當然了,任教教師出現在自己班級考場的情況也很尋常,充分顯示了教師對自己班級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此外,我更見到過同校之間、不同校之間,教師們因為監考過程的小動作互相指摘,幾近于大打出手的很多丑聞:有人指責別人在監考過程中太兇(反正就是太兇,真真假假,莫衷一是),讓學生產生了懼怕心理,從而影響考試;一些教師采用的防作弊措施過于非人性,嚴重影響了學生們考試發揮,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還有考試之后,即便教師們沒有擅自修改分數的操作,教育管理者們也可能非常體恤一部分教師們的難處,他們會從一些學生的特殊情況出發,為這些教師們剔除掉考試中的低分學生,使之不參與整體成績考評:一些學生天生智力缺陷,或者因為其他客觀條件,反正這些學生就是不能參與成績評定。
這里,你千萬要注意到另一面: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如此照顧。同樣的問題出現在其他班級,那就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教師的問題了。
最后,啰嗦了這么多,我還想說:不知道我的教師同行們到底是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天呢,還是他們有意去蒙蔽教育業態之外的那些烏合之眾,將我置于“教育騙子”的位置上。
面對考試“糾分”環節,我的一些教師同行們在相關文字之下評論:胡說八道,現在的考試,無論大考小考,都已經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學生們的考試卷都會首先被拍照識別成網上瀏覽的電子文檔,怎么存在你所說的“糾分”環節!
對此,我不知道說什么好,但我們可以用生命做賭注:至少在我們這個城市,至少在我所身處的學校里面,二十七年以來,從來沒有所謂的網上閱卷環節!
我們這里的所有考試卷,都是首先由校方裝訂成用報紙密封了密封線內部分的成本考卷,然后再交由教師們流水線批改!
你們那里的考試卷是無紙化電腦閱卷嗎,我的教師同行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