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驚悚瞬間:洗澡或者換衣服時,突然發現皮膚上多了好些密密麻麻的小紅點。這些不速之客,毫無征兆地出現,瞬間讓人心生不安,忍不住揣測:它們到底從何而來,又意味著什么?今天,就帶大家探尋這些神秘小紅點背后隱藏的秘密。
實際上,大家口中的“小紅點”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描述。在醫學范疇里,皮膚上呈現的小紅點種類繁多,它們產生的根源以及對應的處理辦法也截然不同。接下來,我們就一同深入了解幾種常見的疾病成因。
1.壓力性紫癜
壓力性紫癜的產生,是由于肌肉在短時間內強烈收縮,致使毛細血管內部壓力陡然劇增,最終引發血管破裂、血液滲出,進而形成小紅點。像持續的劇烈咳嗽、頻繁嘔吐、長時間的哭鬧、嘗試倒立等大幅度動作、癲癇的突然發作,甚至是頑固的便秘,都可能成為它的誘發因素。比如,有的小朋友在經歷劇烈嘔吐后,眼周就會冒出一片片細密的小紅點,這便是壓力性紫癜在作祟。
一般來說,壓力性紫癜不會帶來疼痛、瘙癢等不適,出現的范圍也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承受壓力的部位。多數情況下,它無需特殊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后會自行慢慢消散。
2.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在兒童群體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血管炎癥。其主要癥狀表現為雙下肢出現不痛不癢、針尖般大小的瘀點,嚴重時還會發展成大面積的瘀斑。與此同時,患者還可能伴隨一系列其他癥狀。
在胃腸道方面,會出現腹痛難忍、頻繁嘔吐的情況;關節處,踝關節和膝關節會出現紅腫疼痛,甚至產生關節積液;腎臟方面,可能出現蛋白尿、血尿等腎臟病變。常見的誘發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某些藥物刺激、疫苗接種后的不良反應,甚至是體內隱藏的腫瘤。
一旦懷疑是過敏性紫癜,務必立刻前往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在急性期,患者需要嚴格臥床休息,遵循優質低蛋白的飲食標準,適量補充各類維生素。同時,要積極針對引發過敏性紫癜的原發疾病展開治療,比如進行抗感染治療,停用一切可能致敏的食物和藥物。
3.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被稱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獲得性出血性疾病。其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皮膚和黏膜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狀況,像皮膚上的瘀點、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血尿、黑便等。急性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在兒童中尤為常見,發病前往往有病毒感染的經歷,特別是1-5歲的幼兒。
出血部位不固定,大小也沒有規律,通過血常規檢查,可以清晰看到血小板數量大幅減少,并且有明顯的出血傾向。慢性型則多見于成年女性,通常沒有明顯的感染病史,主要表現為在外傷后皮膚出現瘀點和瘀斑,還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癥狀。
一旦出現這些癥狀,必須盡快就醫。早期識別并及時診斷,能夠大大降低疾病帶來的風險。要是發現孩子有類似癥狀,建議在盡量避免孩子情緒激動、減少磕碰的前提下,盡快前往血液科接受專業檢查。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蕗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