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美國就對中國吹起了科技封鎖的號角,張忠謀也直接說出:只要是美國,日本和荷蘭等國家聯手封鎖半導體,中國將無還手之力。
這句話也是直接給中國半導體行業判了“死刑”,當時的張忠謀手上掌握著全球60%的技術市場,他在這方面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然而,歷史給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如今,中國國產手機華為已經使用了麒麟9000S芯片由中芯國際用7納米工藝制造,完全繞過ASML的EUV光刻機封鎖。
七年前放話“聯手封鎖,大陸將無能為力”的半導體之父,如今看著華為麒麟芯片量產和稀土反制殺招,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工廠里改了口:“自由貿易已死。”
從“無能為力”到絕地反擊
張忠謀的斷言建立在三重誤判之上,技術層面,他認定中國離了西方設備寸步難行;產業層面,他忽視了中國市場自給自足的潛力;戰略層面,他低估了北京打破封鎖的決心。
臺積電的連環斷供成了最佳“壓力測試”,2024年11月,臺積電率先切斷向中國大陸AI客戶供應7納米及以下芯片。
三個月后,制裁加碼到16/14納米,要求所有封裝測試必須經美國批準的外包廠完成。
中國大陸的反制卻來得更快更狠,中芯國際14納米產線全速運轉,月產能突破15萬片;28納米芯片報價比臺積電低20%。
14納米產品便宜30%,價格戰直接撬動全球18%成熟制程市場,這些成熟芯片看似“低端”,卻滿足全球75%需求,從汽車電子到工業設備,從物聯網到家電,中國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撕開封鎖網。
量子計算賽道的“彎道超車”更讓西方瞠目,2023年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機在特定任務上碾壓谷歌“懸鈴木”。
中科院團隊宣布2025年將突破512量子比特,這些芯片完全不需要光刻機,在張忠謀的認知盲區里建起全新戰場。
反殺王牌:稀土的管制
當美國在2025年4月聯合日荷升級芯片設備禁運時,中方亮出了真正的“殺手锏”,4月2日起,鏑、鋱等七類軍事級稀土出口被嚴格管制,附帶區塊鏈溯源系統封殺走私渠道。
效果立竿見影,五角大樓庫存告急,每架F-35戰機需417公斤稀土,美軍87%裝備依賴中國供應。
導彈產線停工,F-35組裝中斷,第六代戰機研發擱淺,5月中國對美稀土磁鐵出口暴跌93%,特斯拉機器人效率驟降40%,蘋果iPhone 17因拋光材料短缺延期。
美國唯一稀土礦Mountain Pass的窘境暴露了西方軟肋:該礦三分之二礦石需運往中國加工,再高價回購成品。
重建稀土供應鏈需2500億美元和十年時間,而美國既無國企執行力,又缺產業政策共識。
中國對資源武器的運用堪稱精準,給通用、福特發放“稀土通行證”時特別注明:僅限電動車電機使用,洛克希德·馬丁的導彈產線休想拿到一克原料。
德國車企為保供生產線,主動向中國提交核心生產數據,西方聯盟在資源大棒下悄然分裂
格局上的重構
張忠謀的認知反轉成了這場博弈的最佳注腳,2023年8月,他首次改口稱“大陸自然會找到反擊措施”。
2025年3月,目睹臺積電被強押1650億美元赴美建廠后,他在公開場合哀嘆:“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臺積電的困境折射出依附型模式的末路,亞利桑那州工廠成本比臺灣高4倍,美國工人效率低下,核心研發仍被迫留在臺灣。
英特爾前CEO帕特·基辛格直言:“除非在美國設計下一代晶體管,否則就沒有領導地位”,這話像記耳光甩在臺積電臉上。
中國大陸的自主創新體系卻加速成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從10%飆至30%,國家大基金投入超5000億元。
阿里平頭哥與華為海思發布高清電視芯片,構建完整技術路徑,中芯國際2023年營收激增34%,全球份額升至6%,超越格芯成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廠。
更深遠的變化發生在AI算力戰場,盡管美國限制英偉達H800芯片對華出口,中國公司DeepSeek-R1用2048片H800訓練出的大模型,在斯坦福基準測試中與美國模型平分秋色。
當美國執著于封鎖7納米時,中國企業用成熟制程芯片支撐起80%AI應用場景,在張忠謀忽視的“低端地帶”建起護城河。
臺積電亞利桑那工廠的起重機仍在轉動,但1650億美元投資已淪為地緣政治的人質,張忠謀書桌上的自傳寫著:“我是一個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而深圳華為基地的工程師正調試著下一代5納米產線,包頭稀土工廠的區塊鏈系統實時追蹤著每克鏑的流向。
北京用行動證明:卡脖子清單終將成為創新清單,封鎖鏈鎖死的從來都是鎖鏈主人自己,芯片戰爭沒有贏家,但那些把封鎖當催化劑的國家,終將定義下一次技術革命的形狀。
信息來源: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放出狠話:“關鍵技術都掌握在我們手中,如果我們想要扼殺中國芯片,中國企業將毫無還手之力》——海峽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