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中醫:血糖高別怕!常用此果葉泡水喝,燥濕健脾、清熱解毒
楊小紅,廣州三甲醫院糖尿病醫師,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內分泌、糖尿病、腎臟疾病工作近四十年。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互聯網醫院坐診。
南方的庭院里常種著一種果樹,夏天結出拳頭大的果子,果皮黃綠相間,切開后果肉粉紅,咬一口清甜中帶點澀味,這就是番石榴。很多人愛吃它的果,卻不知道,落在地上的番石榴葉,才是藏在身邊的寶貝。
中醫認為,番石榴葉味甘帶澀,性平偏涼,擅長化解脾胃積滯的濕濁與熱氣,這一特性使其在血糖調理方面頗具價值。脾主運化,若被濕熱纏身,無法正常將糖分轉化為能量,導致糖分滯留在血液中,引發血糖升高,還會伴隨口干、腹脹、大便黏膩等癥狀。而番石榴葉恰好對準了血糖高的兩大“病根”:
一、燥濕健脾番石榴葉最擅長燥濕,它的“澀味”能收住脾里的濕濁,讓脾擺脫濕熱的糾纏。脾的功能恢復了,就能正常運化水谷,把血液里多余的糖轉化成能量,血糖自然就穩了。
二、清熱解毒番石榴葉性涼,能清胃腸之熱。很多血糖高的人往往會內熱,表現為口干、口苦、小便黃等,這是因為代謝不暢,濕熱在體內發酵生熱了。而番石榴葉能把胃腸多余的熱清出去,避免熱邪進一步耗傷津液,更妙的是,它的清熱不猛,不像黃連、黃芩那么苦寒傷胃,而是溫和清透,適合長期喝。
下面分享番石榴葉的其他實用功效。
1.止瀉固腸:針對飲食不當引發的腹瀉,其澀味能收斂腸道黏膜,減少水分流失,緩解大便稀溏。
2.清熱斂瘡:口腔潰瘍多因濕熱上蒸,用濃煮的番石榴葉水含漱,可清熱解毒、促進黏膜修復,減輕疼痛。
3.溫胃散寒:與生姜同煮時,可中和其涼性,緩解因貪涼導致的胃寒腹脹,兼顧調理脾胃。
下面分享3款番石榴葉降糖的煮水用法。一、基礎款:清濕降糖飲材料:干番石榴葉10克;做法:沖洗后加5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煮10分鐘,燜5分鐘后濾出溫飲;功效:直接針對濕熱困脾,每日1杯,輔助改善血糖波動,澀味明顯者可加1-2顆干棗調味。二、加強款:健脾降糖茶材料:番石榴葉10克、炒薏米15克、陳皮5克;做法:炒薏米提前泡半小時,與其他材料同加600毫升水,煮15分鐘;功效:炒薏米增強祛濕之力,陳皮理氣消脹,適合腹脹、食欲差的高血糖人群。三、清爽款:解膩降糖水材料:新鮮番石榴葉20克(或干品10克)、山楂片10克;做法:共煮10分鐘,餐后飲用;功效:山楂助消食化積,與番石榴葉搭配,清除油膩引發的濕熱,輔助控制餐后血糖。
總結:番石榴葉的價值在于通過調理脾胃功能改善代謝,而非直接降糖。堅持合理飲用并配合飲食、運動,可幫助身體找回代謝平衡,尤其適合血糖輕度偏高、需日常調理的人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