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個月,稀土圈真是熱鬧!中國4月突然要求中重稀土出口必須提前申請許可證,結果5月份稀土磁鐵出口直接暴跌74%,美國軍工和新能源企業集體跳腳。
但有意思的是,商務部轉頭就給歐盟開了綠色通道,還悄悄批了美國車企半年臨時許可——這手"打一巴掌給顆棗"玩得那叫一個溜!
現在西方媒體都在指責中國搞"經濟脅迫",可仔細看政策設計就知道了。還記得2014年世貿組織判我們配額制違規嗎?這次直接換套路:拿國家安全和國際防擴散說事,文件上寫得滴水不漏,實際操作卻刀刀見肉。
特別是盯著鏑、鋱這些美國F-35戰機和特斯拉都離不了的材料卡脖子,CSIS數據說中國控制著全球90%以上精煉產能,這哪是出口管制?分明是給五角大樓的供應鏈上了個"呼吸機"!
最絕的是這套玩法比關稅戰高明多了。許可證制度就像個水龍頭,想松就松想緊就緊——給歐盟放行是分化歐美,給美國車企臨時許可怕影響特斯拉銷量,拒絕軍工企業的申請又能惡心洛克希德·馬丁。
所以,西方怕的不是斷供,是這種隨時能被拿捏的不確定性!
看看美日澳的反應就知道打中七寸了。五角大樓連夜開會討論"去中國化",澳大利亞Lynas稀土公司股價暴漲,日本開始清點戰略儲備。
但問題在于:重建供應鏈至少要五年,等他們的煉廠建好,中國估計連稀土期貨交易所都搞出來了。更諷刺的是,美國自己搞"小院高墻"制裁中企時振振有詞,現在輪到中國用出口管制反擊,他們倒喊起"不公平"了——這雙標玩得比稀土提純技術還純熟!
其實這波操作背后藏著大棋局。智庫大佬早就放話,說就是要用稀土杠桿撬動美國國防工業。但更深層的較量在規則制定權:中國現在搞個案審批,根本是給未來生物醫藥、鋰電池的管制探路。
等西方反應過來,恐怕連半導體材料都要被這套"中國標準"卡脖子。所以說大國博弈早就不拼軍艦數量了,現在比的是誰家海關申報系統更智能!
面對這種降維打擊,美國現在進退兩難。跟著搞管制?自家企業先餓死;認慫談判?中期選舉面子往哪擱?倒是歐盟聰明得很,一邊推進《關鍵原材料法案》自救,一邊蹭中國的綠色通道。
而最慘的還是日韓,夾在中間當緩沖墊,韓國企業現在估計腸子都悔青了——當年要是沒把稀土精煉廠全搬來中國該多好!
說到底,稀土大戰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21世紀的經濟戰根本不用斷交禁運,學會用許可證"微調"供應鏈才是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