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向美國低頭后,我國外長公開表態。中美越三國最大的輸家,已經出現。
最近這段時間,國內對越南政府的批評聲越來越大,上一次國內輿論對越南如此不滿,還是前些年拜登訪問越南的時候,在當時,越南政府以極高規格接待了拜登,隨后,雙方宣布美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這不過是逢場作戲,美越關系的提升,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但問題就在于,這件事充分暴露了越南政府對提升美越關系的渴望,哪怕只是表面功夫,哪怕需要犧牲自身利益,哪怕為此影響到中越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越南成為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在亞洲的第一個突破口,也就不值得驚訝了。
據報道,越南政府與美國特朗普政府已經達成初步協議,越南對美國商品實行零關稅政策,美國將對越南商品征收20%的關稅,而經由越南轉口的第三國商品加征40%的關稅,如此一來,越南成為了第一批屈服在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亞洲國家。
越南政府的做法,和當年昏庸無能的清政府頗有幾分相似,只不過當年的清政府好歹還反抗了一下,才對列強打開了市場,而越南政府則是主動放開了自己的市場,甚至為此不惜放棄了中國商品在越南轉口帶來的經濟利益。
至于越南政府的做法是對是錯,能否經受歷史的考驗,這一點還需要時間觀察,對于國人來說,當下最關鍵的是,我國政府的態度如何。
據報道,就在前幾天,我國外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了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裴青山,這是在越南做出相關決定后,雙方高層的首度接觸,在這次會面中,中方傳達的意思很簡單:雙方應當加強戰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妥善處理分歧。難道這就完了嗎?當然不是,隨后,王毅代表中方立場,支持越南加入上海合作組織。
很顯然,中越之間的確存在分歧,但解決分歧的辦法也是有的,那就是加強中越的合作,如果越南真的有意加強中越關系,那么上海合作組織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之一。至于越南怎么選,我們拭目以待。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越南政府接受特朗普關稅政策這件事情,是否會引發“破窗效應”,讓越來越多的亞太國家選擇屈服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答案是否定的。
為什么越南如此輕易的就被特朗普拿下了?原因前面也講了,越南政府想和美國政府修好,但當下亞太地區愿意不計代價提升和美國外交關系的國家并不多。
除去菲律賓、日本、韓國這種本來就是美國盟友的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在內,都對現任美國政府頗為不滿,在發展和美國的關系上偏向保守,對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更是非常不滿。
也就是說,如果越南想把自己帶頭接受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行動當作“投名狀”,換取特朗普政府的青睞,恐怕注定是要失望了,抵制特朗普關稅政策,才是亞太地區當下最主流的聲音,哪怕在日本這種美國傳統盟友這里也不例外。
從某種角度講,越南政府在外交事務的處理上,遠沒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這些國家圓滑,至少,在國與國的利益交換這件事中,越南的付出與回報遠遠不成正比。
亞太地區局勢發展至今,多邊主義已經成為主流,僅憑越南的倒戈,已經很難讓美國在亞太引發“地震”,相反,秉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中國,在亞太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尊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最好的“試金石”,誰值得我們投資,誰不值得,一目了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