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公布第一批“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應用場景案例共289個,涵蓋醫療服務管理、基層公衛服務等四大領域,為全省衛生健康智能化轉型提供參考樣本。其中,肇慶市兩家醫院的創新實踐入選,展現了人工智能在提升診療效率與質量上的顯著成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肇慶醫院推出心血管CTA智能診斷系統,解決傳統診斷耗時長、質控不一等問題,實現冠脈自動識別、狹窄程度計算等功能,提高了醫生的診斷效率和準確度,同時將醫生閱片時間從30分鐘壓縮至5分鐘,降低人力成本,為精準治療提供有力支撐,更好地服務患者。
肇慶市高要區中醫院通過本地化部署DeepSeek R1大模型,構建全場景智能分析應用,集成6大核心系統與12類數據要素知識圖譜,全市首家實現“診斷—報告—治療—質控”全流程服務。該應用日均解讀報告800余份,使醫生病歷書寫效率提升60%,中醫辨證準確率提高41%,門診候診時間縮短22%。
此次公布的案例為各地推進“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提供借鑒,促進各地繼續豐富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效率和質量,推進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張苑卉 通訊員 謝東攀 劉霄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