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民生無小事工作室】
有老人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做手工,有老人專注于練習書法……6月6日,記者走進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香蜜湖街道長者服務中心三層綜合服務區,眼前的景象一片溫馨。
香蜜湖街道長者服務中心由深圳幸福健康產業集團運營,為老年人提供起居照料、衣物清洗和協助用餐、洗澡、如廁等細致入微的服務。
記者從深圳市民政局了解到,深圳市從2020年起推動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發揮專業照護、服務轉介、資源鏈接等作用,促進上下聯動,推動供需銜接。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建成街道長者服務中心74家,覆蓋69個街道,街道覆蓋率達93%。
養老政策從“碎”到“整”,服務設施從“散”到“序”
深圳是一座年輕和富有活力的超大型城市,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但深圳在養老服務方面未雨綢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2012年以來,深圳市養老服務政策從“碎片化”到“體系化”。2020年,頒布《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將養老服務納入法治化軌道。逐步形成以《條例》為總綱,以《關于加快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的意見》等若干中長期發展規劃為支撐、40多項規范性文件為配套的“1+N+X”多層次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從用地保障、財政投入、金融支持、稅費優惠、醫療支撐、人才扶持、產業促進等方面作出系統性、整體性制度安排,初步奠定了深圳養老服務保障的制度基石。
養老政策從“碎”到“整”的同時,服務設施也從“散”到“序”。近年來,深圳市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從“零星布局”到“規模發展”。“街道—社區—小區—家庭”四級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基本形成,“家門口”養老服務更加便利。
在此基礎上,養老服務從“政府兜底保障”到“社會多元供給”,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供給格局。
鞏固居家養老基礎作用,強化社區養老依托作用
居家養老,是我國大多數老年人的傳統習慣和普遍愿望。
為做好居家養老服務,深圳開展了兩輪老年人口現狀和養老服務需求基線調查,在國家16項基本養老服務基礎上,精準回應老年人高頻需求,增加兜底保障、社會保障、服務供給和健康支持等服務,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增至27項。
具體工作中,深圳市加強特困老人關愛探訪,推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試點,創新家庭照護者培訓,落實居家養老服務補助,擴大敬老優待范圍,不斷優化傳統適老化改造。
以適老化改造為例,2020年以來,深圳市共計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1.6萬余戶,同時創新推動智能適老化改造活動。深圳市民政局開展的“2024年智能居家適老化改造消費提升專項活動”,參與的戶籍老年人家庭超過1.6萬戶,帶動全市智能適老化產品銷售額2.5億元,在政策創制、模式創新以及技術支撐方面打造了適老化改造以舊換新的“深圳樣板”。
2025年,深圳計劃用好5000萬元超長期國債,發揮財政資金補貼30%的杠桿作用,擬撬動適老化產品銷售額達到1.6億元。鼓勵企業將“專業化”“集成化”“模塊化”“定制化”的適老化產品解決方案加入產品清單,打造智能居家適老化改造2.0版。
部分老人居家養老有困難,需要充分發揮社區依托作用。
深圳市出臺并實施《社區養老服務質量評價規范》,明確了社區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基準線。
為解決老年人吃飯問題,深圳加強了長者助餐工作。通過“老人支付一點、政府補貼一點、企業讓利一點”的方式,實現長者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并重點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就餐需求。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居家社區養老。深圳扶持培育10多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品牌企業,并積極探索“物業+養老”服務模式。
不斷提升機構養老能力,發揮專業支撐作用
社區養老離不開專業機構。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深圳市共有83家養老機構,養老機構床位數14415張,10多年間養老機構數量增幅達173%,養老床位增幅達186%。
在大幅增加養老機構數量的同時,深圳不斷提升機構養老能力,發揮專業支撐作用。
首先是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擴大普惠養老服務。深圳市于2018年啟動運營深圳市養老護理院,建成全國首家“新型事業單位”模式養老機構,除承擔政府兜底保障職能,為戶籍重度失能老人提供養老服務外,從2020年起已全成本定價面向社會分批開放市場化床位,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2024年新修訂《深圳市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管理辦法》,進一步優化配置公辦養老機構床位資源,夯實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基礎。
同時,推動養老機構和床位建設提質升級。以星級評定為抓手,推動33家養老機構先后獲得省級星級評定,占總數的40%。加強殘疾、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著力增加護理型床位供給。目前,深圳市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有13062張,占比90%,遠高于“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中55%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此外,積極拓展智能場景。推進深圳市養老護理院在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方面的試點工作。打造技術創新和應用孵化平臺,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外骨骼等高科技解決方案試點應用,開拓智慧藥房、智能化陪伴機器人、智慧康養等創新應用場景。
原文刊載于2025年第14期、7月7日出版的《民生周刊》雜志
原標題:《(引題)未雨綢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形成養老服務多元供給格局(主題)深圳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從“有”到“優”》
民生周刊記者 嚴碧華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民生無小事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