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區食堂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城市“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是老年人的“幸福餐桌”,更逐漸演變為年輕人的新消費場景。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走訪發現
這些開在家門口的社區食堂
運營模式多種多樣
效果也存在不少差異
折射出消費新場景下的機遇與挑戰
堅持“家的標準”
社區食堂讓業主省心、放心
7月4日清晨4點50分,北京觀瀾國際花園助餐食堂的面點師劉大姐一邊搟著包子皮,一邊向記者介紹:“面和餡都是頭天晚上準備好的,今天訂餐的人少,可以晚點兒開工,如果訂餐人多,4點多就得起來做飯?!?/p>
桑雪騏/攝
記者在助餐食堂當日早餐跟團貼上看到,7月4日的早餐有包子、油條、燒餅、豆漿等10個品種,價格在2—7元不等,有25位業主預訂早餐。
這個由物業食堂轉型而來的助餐食堂,源于業主們的強烈需求。觀瀾國際花園物業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最初主要是為了解決員工就餐,但有不少業主呼吁物業公司提供餐飲服務。經過與業主委員會反復溝通和多次論證、嘗試,去年7月,這個面向全體業主的助餐食堂正式開業。”
助餐食堂運營堅持 “家的標準”,米面油用常見品牌,肉菜按家庭用餐標準采購,部分業主還會參與大宗采購降成本。服務上按需定制,如增設配送服務覆蓋八成早餐訂單,暑期增午餐套餐解決孩子獨自吃飯問題,目前顧客群穩定,每周五餃子最受歡迎,訂餐常超50份。
采訪中
不少業主對自助餐食堂贊不絕口
一位業主表示:“以前早上是我們最忙亂的時候,現在食堂按時送來早餐,可以讓孩子在車上解決早餐問題?!鄙鐓^食堂不只是提供食物,更是提供一種生活解決方案。另一位業主說:“暑假孩子再不用吃隔夜飯或零食填飽肚子,食堂的熱菜熱飯新鮮營養,讓人放心。”
小碗菜提供更多選擇
價格透明更安心
7月2日中午11點20分,距離正式開餐還有10分鐘,上林世家社區食堂——端品薈上林餐廳的取餐臺前已排起了小隊。這個位于會所地下一層的餐飲空間,通過臨街入口與健身房比鄰而居,正在用豐富多樣的小碗菜模式重新定義社區餐飲場景。
在餐廳入口處豎立的菜單上
顯示著本周早、中、晚餐食譜
早餐10個品種,午餐14個品種,晚餐10個品種;小碗菜明碼標價,大葷(10元以上)、半葷(6—10元)、素菜(4—5元),米飯2元可以隨便盛。記者一行兩人要了魚香肉絲、木須肉和圓白菜3種小碗菜和兩份烙餅,共花費24元。
桑雪騏/攝
中午12點,餐廳里的20張餐桌已經座無虛席。據記者觀察,在此用餐的食客中,六成以上為中老年人,其中也不乏帶娃家庭和年輕人的身影。
上林世家社區食堂,不僅創新地推出了小碗菜就餐模式,更令人暖心的是,還推出了“湯品免費供應”“業主獨享9.5折優惠”“老人消費滿12元減1.5元”等特色服務。上林世家社區食堂開業不到一年就吸引了周邊社區的居民,小碗菜模式提供了更多選擇,透明的菜單和價格增強了信任感。
強調適老化改造和規模標準
滿足不同群體需求
7月1日傍晚6點,位于北京西四環北路10號院的海淀食堂正值用餐高峰,取餐臺上整齊排列著各式小碗菜,標價每份6—22元不等。這是海淀區民政局和曙光街道主導打造的曙光街道首家海淀食堂,海淀食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從掛牌開業以來,每天都有四五百人來就餐,老年人占七成以上。”
桑雪騏/攝
記者注意到
食堂設置了不少暖心舉措
食堂專門設置了適老化桌椅、扶手、無障礙坡道等設施;
早餐6點開餐照顧早起的老年人,晚餐延至22點服務快遞小哥等加班族;
60歲以上老年人享受88折優惠,還能預訂25元愛心套餐;
訂餐微信群每天更新菜單,方便居民預訂。
“成立海淀食堂一方面是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北本┦泻5韰^民政局養老服務科負責人記者介紹說,針對區域內新就業群體就餐難等問題,2024年8月,海淀區政府著手推動海淀食堂的建設,推出了養老拓展、企業加盟、院所開放、園企共享、鎮村共建5種運營模式。
桑雪騏/攝
“海淀食堂的建設運營,在基礎餐飲服務要求之外,特別強調適老化改造和規模標準,比如,要配備無障礙通道、適老座椅等設施;經營面積不得低于150平方米,同時保障至少50個就餐座位?!痹撠撠熑私榻B說,通過多種運營模式和政府適度補貼,目前已有41家海淀食堂正式運營,累計接待約329萬人次,營業額6974.29萬元,社會反響好,品牌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
專家觀點
構建可持續服務生態
社區食堂以普惠公益為核心,菜品家常、適老化、性價比高,但也因定位限制經營與盈利,面臨普惠公益與市場商業化平衡的困境,政府和社區援助難長期持續。
如何讓社區食堂 “又好又?!保?/p>
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數字營銷研究院院長馬旗戟建議:一是轉變理念,構建可持續服務生態,與其他服務借力,拓展服務邊界;二是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品牌合作,借助平臺擴展服務范圍;三是培育自我造血機能,通過多元融合實現精準差異化運營。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認為,需引入更好運營機制,同時注意平衡社區食堂與社會餐飲,堅守服務社區原則。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桑雪騏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