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沒想到,大陸出手這么快,臺專家:對臺軍的鎖喉行動開始了。嚴禁一邊依靠大陸發展軍工,一邊大力支持臺獨分裂行徑,這是商務部將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所釋放出的重大信號。這表明大陸在打擊以賴清德為首的一眾民進黨臺獨分子之上又邁出了一大步,制裁程度得到再度加深。恐怕連特朗普都沒有想到,大陸出手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而是直擊命脈,在效果上足以一劍封喉。
據媒體報道,商務部于本月9日發布了一項關于將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的公告。
這8家實體分別是中信造船、仲碩科技、龍德造船工業、國際造船、攻衛股份、漢翔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公司以及中山科學研究院。
因特殊情況確需繼續出口,出口經營者應提出申請,否則相關出口活動應當立即停止。
從中不難發現,商務部的制裁措施可謂直插心臟,讓助力“臺獨”的公司企業沒有繼續為虎作倀的能力。
臺灣學者邱毅也認為,這是大陸對于臺軍的專項封喉行動,因為被制裁的8家臺灣實體全部關涉軍工生產。
像漢翔航空工業和經緯航太科技公司就扎根無人機領域,前者承擔著臺軍無人機項目的研發;后者則是在供應鏈上力圖做到臺灣制造100%的程度。
目前經緯航太科技公司還在測試無人機里可以替換的零部件,尚未完全“斬斷”臺灣無人機廠商對于大陸廠家零部件的依賴。
然而,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都和大陸存在頻繁的貿易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被制裁的8家臺灣實體一直在吃大陸飯,砸大陸碗。
這樣的行為既必須要被大陸制裁,又沒有理由可以一直囂張下去,既然賴清德要在臺獨道路上加速狂奔,那么大陸開展多樣化形式的封喉行動和發出致命一擊也就再正常不過。
另有專家認為,臺灣地區在無人機零配件、組裝等環節過去對大陸依賴度較高,此時遭受制裁無疑會作出轉向購買外國無人機的選擇。
這實際上會讓臺灣地區在經濟方面付出更大代價,原有的這套“背靠大陸購買質優價廉產品卻用來反制大陸”的臺獨經濟模式已經無法維系。
如果結合臺島內部的經濟形勢來看,對軍工產業進行制裁的效果實際不亞于泰山壓頂,因為賴清德公開宣揚“兩國論”后,大陸就不斷在經貿往來方面發力。
再加上中美關稅戰大背景的固有影響,臺灣也需要向美國作出妥協和讓步的選擇,這一來一去之下,臺灣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也許大力發展軍工產業就是賴清德選擇粉飾經濟數據的不二道路,但臺灣既然在民用領域都無法做到完全自給自足,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程度,更何況是軍工產業呢?
沒有了軍工產業維系經濟發展,賴清德的對內統治無疑會面臨更加嚴重的危機,這是一味推進“臺獨”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沒有例外。
但從臺灣的視角來看,大陸推進對于臺灣的制裁很像是在加速賴清德政權的倒臺,讓和平統一重回兩岸關系主流地位,得到臺灣當局的公開承認。
也就是制裁軍工企業實際關涉政治、經濟和軍事三大領域,是結結實實的組合拳,這套組合拳如果用來對付美國,也可以產生同樣的效果。
不過,非常明顯的一點是這樣的制裁措施不是結束,恰恰只是一個新的開始,或者說大陸會在不同階段推出極具適配性的制裁措施,這一切要看臺獨分子在謀“獨”程度上的表現。
如果特朗普不愿放棄臺灣地區的話,有且只有一種選擇提供幫助,那就是降低對臺軍售的價格,讓臺灣可以回點血。
就目前的情況和形勢來看,中美雙方互相對對方傳達出了維持緩和立場態度的積極信號,這意味著特朗普至少不會明目張膽推進對臺軍售,也許是暗中進行,也許是等待風頭過去。
但無論如何武力統一的進程都不會發生明顯改變,因為臺灣必將回歸,也必須要真正回歸。
參考資料:
8家臺灣地區實體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國臺辦:強烈支持|安徽商報
起底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的8家臺灣地區軍工企業|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