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說法:文藝青年虧錢三件套——民宿、花店、咖啡店(or奶茶店)。我認為這都是不懂得計算“單店模型”所導致的。
那什么是“單店模型”?
前段時間在《創業的100件事》閉門會社群里,碰到一個群友提問,正好問到類似問題。
(訂閱即可進群,向屠龍老師提問)
這位群友接手了一家賣自行車的實體店,一直虧到現在,不知道咋辦好了。
我跟她說,你開店之前就應該考慮好單店模型的問題。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她原本開了一家體育公司,是專門做自行車相關賽事的。
她本人也是一名騎行愛好者,正好碰到某知名品牌自行車的實體店要轉讓。
她想著開自行車店,跟自己公司的自行車賽事業務也算相關。而且能有一家品牌店,對自己去承接市里面或者街道上的活動也是有加分的,所以事先沒做什么市場調研就接手了。
沒想到自行車生意很不好做,因為最近幾年騎行火了,開了好多自行車店出來,分到每家的流量就低了。
現在她因為這個門店的問題很頭疼,導致自行車賽事公司的業務也受到影響,沒精力去做了。
她想知道有什么辦法能給自行車店引流。
一方面確實是喜歡自行車,有一份情懷在里面;
另一方面,也不求自行車店能賺多少錢,只要它的存在能給賽事公司起到一定的助力,她是能夠容忍自行車店微虧的。
我給的建議是:趕緊把自行車店關了!你在開之前就沒有算過單店模型。
什么是單店模型?這是我們《創業的100件事》第26節課的內容,前幾天剛更新。
所謂的最近騎行火了,開的自行車店太多了,搶了你們自行車的流量,這完全是在自己騙自己。
除非這家自行車店正好開在你店邊上,那確實會搶你生意,否則就不存在搶。
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行車實體店的流量本來就很低,而你在接手之前根本沒有算過單店模型。
我告訴你怎么算單店模型,我逛街的時候經常算。
比如這天我去三里屯一家高端品牌的香水店,這家香水溢價很高,客單價2000元以上。
三里屯是個流量很大的地方,顧客看著也不少,感覺這家店一定挺賺錢是吧。
實際上,我買香水的時候跟店員聊天得知,店鋪每個月銷售額大約50萬,一年12個月銷售就是600萬,其實也算可以了。
但是店鋪一年租金是300萬,再加上一家奢侈品店總要有店員吧,假設4個店員,這些店員還要兩班倒,最少8個店員,再加上店長副店長什么的,相當于10個人力。
每個人力就按底薪一萬來算,這在奢侈品行業都算低了。加上績效提成和五險一金,每名員工用人成本是超過每月2萬的,一年就是24萬,10個人全年用人成本240多萬了。
因此對于這種年營收600萬的奢侈品實體店,你一算利潤都沒多少,有時候都是微虧的。
但為什么還要開呢?
因為開實體店對于品牌本身來說是劃算的。實體店對于這個品牌有一個宣傳和引流作用,這個品牌在網店賺的錢還能補回來,所以它能忍受這種實體店虧損。
現在除了一些極火的玩具店比如泡泡瑪特之類的,以及一些翻桌率極高的餐館是賺錢的之外,大部分實體店都是虧錢的。
品牌方為了維護自己的品牌,它可以忍受自己實體店的虧損,因為它在其他地方可以賺回來。這家自行車店又不是你的品牌,你為什么要替品牌忍受這個虧損?
所以你這家實體店的虧損就沒有意義,也沒有地方能給你補回來。你應該趁著虧錢不多,盡早關掉止損為好。
至于說是因為有情懷,所以要堅持留著自行車店。確實有很多人是這樣,他不是在創業,而是打著創業的旗號在消費。
比如我有一個白富美姐妹,跟我說她要開一個專門翻譯小眾拉美文學的出版公司,因為她覺得很可愛。
那我就沒法說什么了,因為她是為了自己的情懷買單,她是在消費,哐哐往里砸錢,而不是創業。
以及你說有一個實體店,可以方便你接政府和街道的活動。其實,你要想接這類活動,你去給他們做義工,跟他們搞好關系,都比你維持著這家店要強。
作為一個騎行愛好者,把自行車賽事搞好就行了。搞賽事可以賺錢,還能接廣告,你要是流量大,還能給品牌自行車店引流,品牌還得倒過來給你錢呢!
今天把這份閉門社群會議案例分享出來,希望大家做生意前,學會測算單店模型。
《創業的100 件事》這門課已經有835人加入閉門會。大家可以在群里提問,我將會隨時選取解答大家的提問,目前已回答超過80多個提問。
很多群友表示,在群里學習與提問,感覺會少走很多彎路。
想學習更多商業思維改變自己的職場與生活,可訂閱全期1999元的《創業中的100件事》。
訂閱后加入屠龍閉門會社群,早進群,早受益。
課程提供免費試聽,試聽入口掃碼添加小助手就好,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問跟小助手。
點擊關注,方便回顧
點右下角??,推薦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