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華走的那天,整個圈子都在惋惜,一位相聲大師的人生“就此謝幕”了,一些后輩們也都紛紛發文緬懷。
訃告的余溫還沒消散,各種媒體上還密密麻麻的飄著悼念文,可就在這時,李玉剛的一條動態瞬間在網上引起爭議。
誰能想到,這位家喻戶曉的反串歌手,在發文不到半個小時,就因為兩個字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就在7月9號下午,一個悲痛的消息傳遍整個演藝圈,94歲的相聲泰斗楊少華,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離世。
他的離去讓圈內圈外的無數人都感到悲痛,當天的各種社交媒體上都是悼念跟緬懷的聲音。
一些晚輩也都紛紛發文悼念,當天晚上李玉剛也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篇特別走心的悼念文:
然而這篇飽含深情的文章不僅沒有換來網友們的贊賞,反而引來了鋪天蓋地的指責,這篇文章單看感覺沒有任何問題。
關鍵就是他對楊少華的稱呼,人家可是相聲界的老前輩,連郭德綱都得尊稱一聲“老爺子”。
他倒好,張嘴閉嘴的就是“少華”,比人家兒子都小不少,還直呼人家大名,實在是太沒禮數。
就算是關系再好,這畢竟是公開悼念,怎么說也應該用尊稱,這是最基本的禮貌,一些網友們也抓住了這個點,對他的攻擊十分激烈。
面對這些罵聲,他也沒有選擇回應,心里清楚自己只是真情流露,并不是在故意博眼球,兩人之間深厚的友誼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
在他心里,老爺子既是他的老師,也是最親的摯友,其實回看楊少華的一生,就能發現他這一生就好像一部精彩的小說。
他這一生就好像是為相聲而生的,1931出生在北京,小時候家里的條件特別苦,因為父親去世,
小小年紀就擔起了家里的重擔,跟相聲的緣分是從12歲那年開始的,當時正在一個商場帶學徒學習修理皮鞋。
旁邊有個啟明茶社,里面有人講相聲,他總會偷偷跑去聽,逐漸就對相聲產生了興趣,還跟常寶霆、常寶華這些相聲表演藝術家逐漸熟絡起來。
因為太過于沉迷被師傅給辭退了,沒辦法只好進入一家茶館做雜工,常寶霆看他這么喜愛相聲,就勸他去啟明茶社。
他也聽勸,跑去拜郭啟榮為師,正式開始學相聲,從那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
他跟多位大師一起合作,還跟馬三立搭檔過,兩人配合特別默契,每一次演出都是經典的存在。
除了在相聲上的成就,他在電視劇領域也照樣發光,主演《楊光的快樂生活》這個系列的電視劇,每一部都是好評滿滿。
也讓更多人喜歡上了這個相聲演員,再說說曾經被他幫助過的李玉剛,憑借一部《新貴妃醉酒》爆紅。
把傳統戲曲跟現代音樂融合在一起,反串也很精彩,女聲時溫婉細膩,男聲時渾厚有力,在樂壇他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沒想到會有如此深厚的友情,其實這場爭議就是因為他表達的是自己的私人友情。
而不是傳統輩分上的尊稱,網友們也是覺得在面對長輩離世的時候,還是用尊稱比較禮貌。
要說其實最難過的,肯定還是家里人,他們也沒想到午休醒來老爺子就這么走了,要是知道的話之前也不會像沒事人一樣帶貨。
這不就在父親去世的前一天,7月8號那日楊議還在個人賬號上發布了一條視頻,畫面里他一身白色T恤,身前的桌子上擺放著手機,戴著眼鏡瞇著眼看向手機,正刷著視頻呢,
身旁出來一個小伙子,一口天津話的問他在干嘛,他表示自己再看楊老五直播,徒弟懵了,本人這不是在面前嗎?看的誰直播。
他笑著表示自己在開玩笑,徒弟手上還拿著幾瓶飲料放在桌之上,熟悉的感覺來了,他看了一眼問到:
一口天津話直接就有種聽相聲的感覺,徒弟把飲料擺放成一個梯形表示讓他喝,他一張嘴又是特別好笑:
這接話也太快了,徒弟在一旁解釋,是他愛喝茉莉花茶自己才擺放的,徒弟都解釋了他只好打開喝了一瓶。
嘗了一下發現味道確實不錯,兩個人就開始介紹產品,在這時候他怎么不可能想到,第二天將會面臨什么。
老爺子已經與世長辭,但他的各種經典作作品我們不會遺忘,也希望他們一家人能早點從悲痛中走出來。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