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王毅外長啟程回國前,魯比奧終于等到見面機會,談完后他罕見給出4字評價。
特朗普開啟個總統任期后,中美兩國外長終于見面了,這是今年1月以來,中美之間舉行的最高層級的會談之一。
本次會談很顯然是魯比奧方面主動提出的,東盟峰會系列會議開幕的第二天,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公開表示,他正在籌備7月11日與王毅外長的會晤。
按照行程安排,魯比奧此次訪問行程是7月8日至12日,足足有5天時間,而王毅外長的訪問和參會行程則是7月10日至11日。而且在短短兩天時間里,有十多個國家的外長和高官排著隊要見王毅外長,加上還有一系列的會議要參加,如果魯比奧拿不出足夠的誠意,王毅外長很可能不會見或者沒有時間見他。
最終趕在王毅外長忙完了所有訪問行程的安排,啟程準備回國前夕,魯比奧終于等到了見面機會。
據央視新聞發布的最新消息,王毅外長在會談中闡述了中方對發展中美關系的原則立場,同時當著魯比奧的面,對美方提出了三大要求。
第一,希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
第二,希望美方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華政策;
第三,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
在美方做到以上三點的基礎上,雙方才能進一步探索尋找新時期兩國的正確相處之道。
中方給本次會談定下的基調是:積極、務實且具有建設性。雙方達成了一項重要成果,即同意加強包括外交渠道在內的各領域各層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魯比奧在與王毅外長會談后,罕見用“非常積極”4個字,評價了兩國領導人以及他與王毅外長之間的工作關系。
盡管中方的報道中,沒有明確指出特朗普是否以及何時訪華,亦或是中美領導人是否舉行會晤,但從魯比奧的表態中,可以明確的一點是,特朗普愿意與中方會晤,且魯比奧認為雙方會晤的可能性不小,美方已經開始考慮制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時間。
中方辦事一向秉持謹慎和理性的態度,尤其是在處理對美關系上,面對一位被中方制裁的美國國務卿,王毅外長愿意與其坐下來談,就已經非常給面子了,達成保持各層級溝通,探索擴大合作領域這種程度的共識,對兩國外長首次會面來說,算是不小的成果了。
至于特朗普何時訪華,或中美領導人何時會面,中方必須要從長計議,觀察接下來一段時間,美國在對華關系上的表現,直到中方認為時機成熟,才會實質性推動中美最高層級的外交動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