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年僅24歲的路生梅響應“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孤身一人從北京來到陜北佳縣。這一走就是57年,從韶華到白頭,她矢志不渝,初心不改。病房、診室、住處,就是她工作期間固定的活動軌跡。路生梅把自己的大好年華奉獻給了佳縣這片黃土地,她是生命健康的守護者,也是人間大愛的傳播者。
初到佳縣,路生梅遇到了超乎想象的困難。其中,最難的還是來自醫學專業上的挑戰。“我本是學兒科的,但病人認為北京來的醫生,應該什么病都會治,這給了我巨大的壓力。”路生梅說。于是,她白天向老醫生學,晚上向書本學。
“除了內外科、兒科,我還學會了婦產科、皮膚科技術。不少老鄉習慣看中醫,我又自學了針灸……”那是一段異常艱難的歲月,支撐路生梅努力前行的是北京老師的一句話:“條件再艱苦,你只要記住,自己的天職是解除病人的病痛。”
1983年,路生梅著手創建獨立的兒科,成為佳縣人民醫院首任兒科主任。此后,她積極籌措經費,組織所有護士分批進修,并引入大查房、會診等先進做法,積極推廣兒童計劃免疫,推行新法接生,倡導兒科醫生進產房,不斷提升科室醫療水平。擔任副院長后,路生梅更是著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培養本地名醫,帶領全院職工創建愛嬰醫院。
“有病去找路大夫!”這是佳縣及周邊地區群眾得病后心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
1985年6月,一位母親抱著11個月的嬰兒沖進診室。路生梅一把抱過孩子查看。只見患兒皮膚松弛,四肢冰涼,精神狀態萎靡不振。“孩子哭的時候有沒有眼淚?有沒有尿?大便是什么樣的?”路生梅仔細詢問、診斷,確定患兒是腸炎引起的重度脫水伴酸中毒。她迅速給出治療方案,糾酸、補液,建立靜脈通路。經過一天多的治療,患兒病情逐漸穩定,哭的時候也終于流出了眼淚,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被路生梅拯救的患兒長大工作后成了佳縣人民醫院的一名優秀護士,將愛心繼續傳遞了下去。
現如今,佳縣人民醫院已成為具有一定醫療水平的二級甲等醫院。自路生梅創辦兒科以來,佳縣的新生兒死亡率從上世紀60年代的60‰降至現在的0.6‰,佳縣人民醫院小兒靜脈穿刺技術水平在榆林市名列前茅。
1999年,路生梅退休了,但她沒有停止為人民服務,毅然選擇了開展義診——每周一、五在佳縣人民醫院義診,每周三在佳縣中醫院義診。即便路生梅在家里,病人也可以隨來隨診。電話咨詢、隔屏診療更是常事,回京探親、外出開會也絲毫不影響路生梅“連線”。她就像一只風箏,不管在哪兒,線永遠拴在病患手中。“生命不息、服務不止”是路生梅對自己余生的承諾。
2024年,路生梅被授予“人民醫護工作者”國家榮譽稱號。“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啊,將更加激勵我堅守在佳縣這片熱土上,用心用情護佑群眾健康,把醫護工作者的職業和共產黨員的使命結合起來,為健康佳縣建設貢獻自己的余生。”路生梅激動地說。
健康小貼士
推拿按摩“越痛越好”是誤區
■王利民
中醫推拿按摩預防頸椎病,主要通過調節頸部肌肉狀態、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來實現。當我們進行推拿按摩時,專業的手法能放松頸部緊張的肌肉,使僵硬的肌肉纖維恢復彈性。相關研究表明,定期接受中醫推拿按摩的人群,頸部肌肉疲勞程度較未接受者降低約35%,頸椎生理曲度異常發生率減少28%。
對于已經患上頸椎病的患者,中醫推拿按摩同樣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一項針對300名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研究顯示,經過12周的中醫推拿按摩治療,82%的患者頸部疼痛、僵硬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手臂麻木等神經壓迫癥狀改善率達75%。
中醫推拿按摩治療頸椎病,不僅能緩解癥狀,還能從根本上改善頸椎的生理功能。通過對頸部肌肉的調節,可增強其對頸椎的支撐力,穩定頸椎結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中醫推拿按摩雖有益處,但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和專業的推拿按摩師。錯誤的手法或力度不當,可能會加重病情。“越痛越好”是誤區,過度追求強力按壓和大幅扳動,極易導致肌肉韌帶損傷、小關節紊亂加重,甚至誘發椎動脈損傷等嚴重后果。此外,預防和治療頸椎病不能僅依賴推拿按摩,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注意適當進行頸部活動鍛煉。(作者系輕手堂創始人、中醫執業醫師)
■中國城市報記者 胡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