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塔斯社消息,普京簽署允許非俄羅斯公民加入俄軍法案;特朗普亦表態將加大對烏軍援,俄烏局勢再添變數。
普京(資料圖)
當地時間7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的這項法律,允許無國籍人士與外國人同俄軍簽訂服役合同,直至戰事等特殊狀態結束,且該法律一經公布便即刻生效。此消息一出,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不少觀點認為,這或許暗示著俄羅斯在兵員方面面臨一定壓力。畢竟,長期的軍事對抗必然會導致人員的消耗,盡管俄羅斯官方尚未披露具體的兵員缺口數據,但從戰爭的持續性與激烈程度來看,補充兵力的需求迫在眉睫。
俄羅斯近年來面臨著人口結構方面的挑戰,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趨勢,這使得適齡參軍青年數量相應減少。適齡青年中,部分人因畏懼軍隊艱苦環境、缺乏參軍意愿等因素,通過各種途徑逃避兵役,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國內的兵源緊張狀況。為應對這些問題,俄羅斯將征兵最高年齡從27歲提升至30歲,試圖擴大兵源范圍。
從戰略布局角度來看,俄羅斯周邊一些國家,如中亞及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與俄羅斯聯系緊密。這些國家眾多務工青年熟練掌握俄語,在融入俄羅斯軍隊方面不存在語言障礙,能夠快速適應軍隊生活與作戰需求。俄羅斯此番放開外籍征兵限制,為那些想支持俄羅斯卻又不愿直接卷入戰爭的國家提供了更靈活的介入方式。
普京(資料圖)
但對于外籍士兵而言,實際利益是他們決定是否參軍的重要考量因素。穩定的薪資、戰后入籍的可能性,以及家屬能夠享受到的社會福利,都是吸引他們投身俄軍的關鍵。若俄羅斯在這些方面無法給予足夠的保障與承諾,恐難以吸引到具備豐富作戰經驗的人員加入。畢竟,外籍士兵參戰更多是基于現實利益的權衡,“值不值得用命換回報”是他們心中的核心問題。
幾乎在普京簽署征兵法案消息傳出的同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表態,美國將向烏克蘭輸送更多武器,初期以防御性裝備為主,聲稱此舉是為“幫助烏克蘭實現自衛”。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態度轉變背后有著復雜的因素。一方面,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的強硬立場,使其通過逼迫烏克蘭讓步實現停火的計劃未能達成,這讓特朗普感到失望。俄羅斯始終堅持烏東四州、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以及烏克蘭非納粹化、非軍事化、不加入北約等要求,并強調解決北約東擴這一沖突根源問題。另一方面,俄羅斯近期加強了在烏克蘭戰場的攻勢,多輪空襲令烏克蘭疲于應對,同時,烏方情報顯示俄羅斯在烏克蘭北部和東部邊境集結了大量兵力,這可能促使美國通過加大軍援力度來維持烏克蘭的抵抗能力。
普京(資料圖)
美國在對烏軍援問題上的反復,也凸顯其內部決策的復雜性。此前暫停對烏軍援,部分原因是美國在海外軍事行動頻繁,如空襲也門胡塞武裝、向以色列提供軍火并參與對伊朗空襲等,導致自身軍火庫存快速下降。但特朗普隨后改變態度,決定恢復并加大對烏軍援,這一過程中,美國政府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也被暴露出來,引發媒體對其“決策混亂”的質疑。
在特朗普政府對俄烏政策出現新變化的情況下,俄烏沖突的未來走向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俄羅斯通過全球招兵,試圖增強自身軍事力量,鞏固在戰場上的優勢;而美國加大對烏軍援,無疑將給烏克蘭提供更多抵抗的資本,使沖突持續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
國際社會對于這場沖突的關注度也在持續上升,各方都在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期待沖突能夠早日通過和平談判得到妥善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