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8日,美國宣布將對所有進口銅征收50%的新關稅。消息一出,全球銅市場瞬間陷入巨震,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期貨價格飆升,單日漲幅一度高達17%,觸及每磅5.89美元的歷史高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價格則承壓下行,滬銅主力合約也有所收跌。美國商務部門暗示,新關稅可能在7月底或8月1日生效,分析師預計稅率將在數周內確認,并在30日內正式實施。
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巨震,套利交易異常活躍
此次對進口銅加征高額關稅,源于今年2月25日發起的針對進口銅的“232調查”。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該調查以“國家安全”為由,評估銅進口對美國國防、經濟和工業韌性的影響。白宮文件指出,美國對進口銅的依賴增加,而自身冶煉和精煉能力不足,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然而,中國商務部明確指出,美方此舉是以國家安全為名實施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行為,且世貿組織早前已裁定美232關稅措施違反世貿規則。
受關稅政策影響,COMEX期銅主力合約價格走勢與LME期銅合約出現巨大反差。7月8日晚,COMEX期銅主力合約漲幅一度超過17%,創下有史以來單日最大漲幅;而LME期銅合約應聲下跌。COMEX銅與LME銅的價差一度超過2600美元/噸,達到峰值。
長期參與COMEX期銅交易的大宗商品CTA策略基金經理透露,“7月8日晚,眾多CTA基金直接買入LME期銅多單,同時在COMEX期銅建立空單,通過跨地套利交易鎖定逾2600美元/噸的價差收益。”甚至一些原先從未參與COMEX期銅交易的資管機構也紛紛入場,買入押注COMEX—LME期銅價差走闊的金融衍生品。
中銀國際期貨研究咨詢部有色高級研究員劉超表示:“50%關稅消息公布后,貿易商開始買入現貨,在LME做空鎖定風險,然后將銅運往美國,以賺取現貨價格上漲的價差收益。這導致LME和國內銅價不漲反跌,而COMEX銅價持續上漲。”一位交易人士預計,銅市場價差擴大趨勢將繼續發酵,直到關稅政策真正落地,套利交易或于7月下旬達到高峰,隨后價差可能逐步回落,需警惕價差回落帶來的市場劇烈波動風險。
實際上,這輪美國關稅預期引發的全球銅庫存“大西遷”始于今年2月中旬。市場已分別于3月、6月提前交易預期,COMEX銅已經出現兩輪大漲,如今市場敏感度逐步下降。
庫存變化上,截至7月7日,COMEX銅庫存高達22.1萬噸,而今年2月,COMEX銅庫存還不足10萬噸。同時,LME銅庫存的快速去化與紐約COMEX銅庫存激增形成鮮明對比。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庫存自2月中旬以來銳減,約從27.09萬噸下降至當前的9.74萬噸(7月7日),降幅超64%。
南華期貨有色金屬研究組負責人肖宇非分析稱:“COMEX銅庫存的增量不及LME銅庫存的減量,部分精煉銅或還在運輸途中。”銀河期貨銅研究員王偉認為:“長期來看,考慮到運輸周期,后期發往美國的貨源將大幅減少,非美地區供應緊張的情況將得到緩解,未來供應寬松預期下,滬銅和倫銅難以跟漲,國內外價差結構也會逐步收斂。”
全球銅供應鏈面臨重構,產業沖擊巨大
美國作為精銅的凈進口國,對全球銅市格局有著重要影響。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進口銅的總值達170億美元,約占總需求的一半,其中智利是最大的銅供應國,去年對美出口額高達60億美元。美國加征50%銅關稅的政策一旦落地,全球銅供應鏈將面臨深度重構。
山金期貨投資咨詢部負責人王云飛認為:“美國市場的精銅價格因關稅抬升,對于全球銅市而言,LME的供應才是精銅定價的核心。未來美銅溢價或會維持一段時間,但因成本抬升導致美國銅產業鏈下游產能關停或轉移,從而引起總體需求下降、銅價承壓。”
一位銅加工產業人士表示:“美國關稅政策落地后,美國市場上銅價飆升,或推高汽車、新能源等領域成本,部分企業可能轉向國產替代或調整供應鏈。
高關稅政策改變全球銅的物流格局,智利等主要銅出口國或將更多貨源轉向亞洲和歐洲市場,進一步影響全球銅供需平衡。”劉超預計:“今年美國進口銅量預計大幅攀升,根據美國1-4月的銅進口數據,預計全年進口量將達到136萬噸,遠高于去年的90萬噸。2024年美國銅消費量約為180萬噸,過多的銅流入美國將導致COMEX倉庫銅庫存快速增加,而未來過剩的銅將回流至全球市場,對銅價構成下行壓力。”
從供需面看,王云飛認為:“當前全球精銅并不短缺,2025年全球精銅供需面臨走弱風險,銅礦供應恢復使供應彈性高于去年,加工費走弱反映冶煉過剩問題,而非整體供應不足。”
國內市場方面,海通期貨有色金屬團隊觀點稱:“由于船期限制,若銅關稅在8月1日正式落地,則存在現貨銅運輸遲滯風險,國內銅價難有提振。”肖宇非分析稱:“滬銅價格持續回落,緩解了此前高漲銅價對下游加工企業帶來的負擔,但是價格波動風險依然存在。市場高波動背景下,企業需要緊密關注COMEX銅、LME銅和滬銅之間的價差變化,尤其是中間貿易商需做好雙邊頭寸風險管理,在價差穩定后,銅價才可能出現趨勢性方向。”
專家觀點:政策影響復雜,銅價走勢存不確定性
對于美國加征銅關稅這一政策,專家們看法不一。
西安交大客座教授景川表示:“美國商務部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進行調查,認為銅是‘關鍵礦產’,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美國雖然銅儲量充足,但冶煉和精煉能力落后,希望通過關稅推動本土銅產業發展,同時推動制造業回流,重塑產業鏈主導權。”有分析師認為,從長周期來看,加征關稅實際影響有限,關稅只是一種手段,較難改變由長期全球礦業開采、精煉銅產能釋放與宏觀經濟引導的消費趨勢。從短期層面來看,主要影響的是關稅落地前以實物進口為主的物流貿易方向。
在銅價走勢方面,高盛在6月研報中表示:“因關稅重壓,導致美國以外地區供應日益收緊,將2025年下半年LME銅價預測從此前的9140美元/噸上調至9890美元/噸,并預計8月達到年內峰值10050美元/噸,12月回落至9700美元/噸。”
上海鋼聯銅事業部分析師肖傳康認為:“當前供應矛盾更為突出,尤其是銅精礦的價格依然處于行業歷史級別的高位,預計下半年銅價可能呈現先抑后揚的狀態,但是想要突破年內前高難度相對較大。”景川則表示:“預計全球供應格局相應發生變化,銅價受到一定的壓力,但長期看,由于新能源以及AI數據中心的增量需求,必然會對銅價構成支撐。”
美國對進口銅加征50%關稅這一舉措,無疑給全球銅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不確定性。無論是市場的短期波動,還是全球銅供應鏈的長期重構,都將對相關產業和企業產生深遠影響。未來,隨著關稅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實施,全球銅市的走向以及對各行業的后續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綜合自網絡
監制:張倩
編輯:李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