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美國出動多架B-2轟炸機轟炸了伊朗的核設施,這是美國、伊朗兩國自冷戰結束后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對抗,進一步增加了中東的混亂。
(央視相關報道)
并且美國在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時候還做出了非常強硬的表態,特朗普一度宣稱要讓伊朗“政權更迭”。
可以說當前的伊朗面臨著很大的外部風險,甚至有被美國徹底打垮的可能。
對于中國來說,一旦伊朗被打垮,我們或許要做好三件事。
(伊朗武裝力量)
保證中東的穩定
第一件事估計就是要“提升”沙特的軍事能力,從而確保中東的穩定。
伊朗對于中國來說,最大的作用就是它的地理位置。
大家都知道中國目前有一個“一帶一路項目”,該項目計劃串聯東亞和歐洲,形成海上和陸地上的“新時代絲綢之路”。而這個項目對于提升中國的經濟上限意義巨大。
“新時代絲綢之路”概念圖
目前中國的經濟中心是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江蘇、浙江、上海這些地區。
這些地區靠著沿海的海上航運優勢,集中了相當多的資源和人力,在產業發展上有極大的優勢。
但如果“新時代絲綢之路”能實現,中國就能在除東南沿海之外,再形成兩個“經濟中心”,一個是云南、廣西、海南的南海方向,一個是新疆方向。
南海方向可以將整個東南亞囊括在內,整合東南亞的人力資源、市場以及產業鏈。
新疆方向可以將中亞、中東囊括在內,整合中亞“五大斯坦國”,以及阿富汗、沙特、伊朗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且新疆方向還能形成中樞作用,讓東亞以及歐洲的購買力向著中亞匯聚,形成“新疆-中亞-中東-歐洲經濟帶”。
一旦這個布局實現,中國就能形成東南沿海、南海、新疆三個經濟中心,極大的提升我國的經濟上限。
且我國形成三個經濟中心,還能極大緩解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降低我國東西部人民的貧富差距,可以說好處巨大。
中國東西部經濟格局
但是如果伊朗被美國打垮,中東就會變得混亂起來,“新疆-中亞-中東-歐洲經濟帶”自然難以形成。
站在中國的角度上,伊朗這個國家不管現在的“神權國家”還是一個親美的政權,和我國都沒關系。只要伊朗以及中東能保持穩定,愿意和外界做生意,那就能滿足我國在中東的布局,幫助中國建成“新疆-中亞-中東-歐洲經濟帶”。
可見對中國來說,伊朗對中國最大的作用是它的地理位置,中國對伊朗最大的要求或許就兩個,一個是穩定一個是開放。
如果伊朗真被美國打垮了,那么我國能做的事情,或許就是以沙特為跳板,讓沙特作為中東的“老大”,并加強其軍事力量,以維持中東地區的穩定。
做好抗壓的準備
中國能做第二件事就是加強自身軍事力量,以做好承擔更大軍事壓力的準備。
當前美國在國際上“三線作戰”,東歐有俄烏沖突,中東美國要扶持以色列抗衡伊朗,在亞太美國要壓制中國。
美國當前在“三線作戰”
一旦伊朗被打垮,出現一個親美的政權,那么就相當于美國搞定了中東地區,接下來美國就能集中資源和精力對付中國以及東歐區域。
到時候中國將面臨更大的外部軍事威脅,美國會集中更多資源對付中國。
那么我國就需要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軍事力量,以應對美國的這種威脅。
并且中國加強自身軍事力量以對抗美國,還能牽制給更多的美國軍事力量,降低俄羅斯那邊的壓力。
中國需要做好抗壓準備
要知道俄羅斯在綜合國力上遠小于中國,它的抗壓能力更弱。
如果中國放任美國進一步提升對俄羅斯的壓力,別到時候俄羅斯步伊朗后塵,也出現政權更迭,然后變成一個“親美國家”了。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中國就得“以一己之力”對抗美國了。
所以伊朗真要被打垮,中國不僅不能退縮,說不定還應該主動向“出擊”,在亞太地區采取“進攻性軍事策略”,以進行和美國的對抗并牽制更多的美國軍事力量。
分化歐洲和美國
中國能做到的第三件事,是拉攏歐洲,分化歐洲和美國之間的關系。
歐洲是美國的基本盤,美國的主要市場,以及美國主要產業的下游產業鏈都在歐洲。
歐洲是美國的基本盤
如果美國失去了歐洲,這對它來說不亞于當年俄羅斯面臨蘇聯解體的打擊。就算美國和歐洲沒有徹底對立,只是在軍事和經濟上出現了疏遠,都會極大的削弱美國的實力。
所以當伊朗被美國打垮,我國估計就得進一步拉攏歐洲,從而分化美歐關系。
對于如何分化歐洲和美國的關系,中國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經濟合作。
中國主要和歐洲進行經濟合作
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美國就半脅迫的讓歐洲介入俄烏沖突,支援烏克蘭并制裁羅斯。
之后美國更是強硬的要求北約其它成員國將軍費提升至GDP的5%,到2025年6月,北約其它成員國中除了西班牙,居然全都答應了這個要求。
這些歐洲國家介入俄烏沖突以及提升軍費,相當于被美國吸了兩次血。
美國相當于吸了歐洲兩次血
歐洲軍援烏克蘭本身就是一筆極大的開支。并且這些國家在制裁俄羅斯后,還面臨著巨大的能源缺口,不得不買美國的高價天然氣,用自己的腰包讓美國能源出口產業狠狠賺了一筆。
至于歐洲提升軍費,這些國家又沒有自主的軍工產業,提升軍費后只能買美國的武器。這相當于用歐洲的錢去養美國的軍工企業。
被美國不斷吸血,歐洲又不是泥人,自然會有怨氣。相比較之下,中國更愿意和歐洲展開經濟合作,能讓歐洲獲益,可比美國對它們好多了。
所以當中國展開“經濟攻勢”后,歐洲很容易和美國出現一定程度的疏遠。
信息來源: 【1】澎湃新聞·《北約成員國同意提高軍費開支至GDP的5%,如何實現是個問題》 【2】新華社客戶端·《特朗普:“何不更換伊朗政權?” 以持續打擊伊朗軍事目標》 【3】中國青年網·《全程37小時、挑戰人類生理極限……美軍奔襲轟炸伊朗核設施過程曝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