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居世界第一。
來自央視新聞
「西夏陵」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是消失于歷史長河近八百年的西夏王朝(1038-1227)的皇家陵寢。
來自馬蜂窩用戶@吱吱吱吱小號紙
西夏,這個以黨項民族為主體建立的政權,曾宋、遼(金)鼎足而立,雄踞西北189年,當然也深刻影響著這片土地。
放眼整個大西北,黑水城、統萬城、莫高窟、榆林窟……一個個西北的人文地標都與西夏息息相關。
來自馬蜂窩用戶@吱吱吱吱小號紙
但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還要屬「西夏王陵」,九座高大墓冢,背倚賀蘭山,屹立在寧夏平原之上已逾千年。
向世人訴說著那個曾「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二百年」,又被徹底湮滅的王朝往事。
來自馬蜂窩用戶@librasarahj
隨著申遺成功,西夏陵一定會吸引著更廣泛的世界目光,也召喚著我們走進它所在的銀川,探尋西夏這個留下燦爛遺跡的土地。
來自馬蜂窩用戶@librasarahj
初識銀川
由賀蘭山與黃河共同成就的銀川,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坐落在黃河之濱,既有西北的雄渾壯闊,又有江南的秀美水鄉風情。
來自馬蜂窩用戶@皓蜀黍
賀蘭山巍峨綿延,守護著這片沃土;黃河蜿蜒流淌,滋養出萬畝良田與湖泊濕地,西夏王陵蒼涼古樸,訴說著千年王朝的輝煌;沙水相依的沙湖,演繹著大漠豪情。
還有豐盛的羊肉大餐,和煙火氣的辣糊糊,銀川或許比你想象的更加寶藏。
來自馬蜂窩用戶@吱吱吱吱小號紙
不止璀璨的西夏遺存,還有更遠古的神秘文化
在銀川尋訪古跡
西夏王陵
銀川(興慶府)是西夏王朝的龍興之地,位于賀蘭山腳之下的西夏王陵歷經千年仍然在靜靜訴說著這個「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據西北兩百年」的黨項王朝悠遠的歷史。
來自馬蜂窩用戶@趙瑞鷗
西夏王陵是西夏歷代的皇家陵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
來自馬蜂窩用戶@趙瑞鷗
它的營建年代約在11世紀初至13世紀初,受到大量佛教建筑的影響,結合了漢族、佛教、黨項文化,構成了我國皇陵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
來自馬蜂窩用戶@陳默聲
站在這座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之前,觀賞著建筑上塵封的歲月痕跡,眺望著遠處的黃沙與賀蘭山丘,一股「虎踞龍盤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的慨嘆不禁油然而生。
來自馬蜂窩用戶@陳默聲
寧夏博物館
來到一座城市,了解其文化最快的方法莫過于參觀當地的博物館。
在寧夏博物館,你可以縱覽銀川這座塞上江南厚重的歷史與豐富多彩的民族風貌,深刻了解西夏這個消失的神秘王國的歷史。
來自馬蜂窩用戶@趙瑞鷗
寧夏博物館館藏文物近4萬件,有國家一級文物159件,其中胡旋舞石刻墓門、鎏金銅牛、力士志文支座等都是鼎鼎有名的國寶級文物。
來自馬蜂窩用戶@趙瑞鷗
如果你對建筑感興趣,還可以在這里看到高達1.52米的大型琉璃鴟吻,讓人一窺千年前西夏文明的壯麗。
來自馬蜂窩用戶@Hannah韓老師
水洞溝
銀川的厚重歷史不只有西夏王陵,來到水洞溝,你便能發現比前者年代范圍更加寬廣的文明。
這里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歷經80多年的六次考古挖掘,讓曾經深埋于此的近70件古動物化石與超過30000件石器重見天日,為中國史前研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來自馬蜂窩用戶@文刀四火
走進遺址內的博物館展廳,你便能從這些文物當中,窺見古人在此生活的印記。
這里也被稱為「中國北方明代古長城、烽燧、古堡等軍事防御工事的大觀園」,蜿蜒的長城、肅穆的墩臺與神秘的城堡歷經滄桑卻仍然屹立不倒,烽火連天的歲月都在斷壁殘垣間引人遐想。
而藏兵洞內的地道設計結構玄妙復雜、功能靈巧隱蔽,更是古人對于戰場并發策略的智慧結晶。
來自馬蜂窩用戶@文刀四火
除了質感厚重的歷史,這里的自然風光也令人驚艷。登上觀景臺,你甚至可以同時打卡中國南北方的不同景觀——北方的毛烏素沙漠漫漫黃沙,一望無垠,南側的水洞溝卻有著湖泊濕地、高峽平湖的江淮秀色。乘船蕩漾在紅山湖中近距離與水鳥不期而遇,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也在此展現 。
來自馬蜂窩用戶@晚夕夕
賀蘭山巖畫
如果你對西北游牧民族的遠古生活有所好奇,對「奇峰疊嶂,泉水潺潺」的賀蘭山風景有所向往,那么賀蘭山巖畫絕對是你西北之行不可錯過的藝術畫廊。
來自馬蜂窩用戶@酒窩果果
賀蘭山深處,莽莽蒼蒼的亂石之間,坐落著一座游牧民族的藝術畫廊——賀蘭山巖畫。
5000年前,史前人類在距離賀蘭山蘇峪口北側約5公里處的溝谷兩側綿延600米的山崖石壁上,畫下了他們的無盡想象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來自馬蜂窩用戶@酒窩果果
那些鐫刻在賀蘭山內一條條山溝、一塊塊巖石上的巖畫累計超過1000幅,組合畫面在3000幅以上,這使賀蘭山成為了一條“文身的山脈”,也讓賀蘭山成為中國巖畫最集中的地區。
來自馬蜂窩用戶@酒窩果果
太陽神巖畫是賀蘭山巖畫中知名度最高的巖畫,磨刻在距地面19.5米的山體之上,是居住在賀蘭口的先民們祭祀、膜拜的重要對象。
來自馬蜂窩用戶@行攝人生路
在看完賀蘭山巖畫之后,可以去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這座森林公園植被覆蓋率達70%,為黃沙大漠增添了難得的綠意。還可以去森林公園中的櫻桃谷轉轉,充分感受一下塞上江南的秀麗景觀。
來自馬蜂窩用戶@Faithful
一條線,看遍各朝各代在這片土地存在的痕跡
銀川古城漫步
老城區city walk
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城市漫步。在銀川,漫步最好的選擇就是獨具特色的老城區,其中最值得推薦莫過于:南薰門-承天寺塔-南關清真大寺-鼓樓-玉皇閣這條線路,能讓你用一下午的時間盡覽銀川城的古韻風貌。
來自馬蜂窩用戶@杯酒人生
南薰門是銀川六大古城門之一,是至今保存下來的唯一的最完整的城門樓。
來自馬蜂窩用戶@YuanHang
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內,始建于西夏垂圣元年。據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后,其子年幼登位,皇太后為祈福建造了承天寺和佛塔。
承天寺坐西朝東,由前后兩進院落組成,殿屋廊宇,規模宏大,前院是五佛殿和承天寺塔,后院有韋馱殿和臥佛殿。
來自馬蜂窩用戶@YuanHang
南關清真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位于銀川老城,在寧夏回族人民的心目中地位崇高。
清真寺面積約1萬平方米,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致典雅,宏偉壯觀,十分值得一看。
來自馬蜂窩用戶@飯人小宮
銀川鼓樓坐落在銀川市解放東西街和鼓樓南北街十字路交叉處的鐘鼓樓,由臺基、樓閣、角坊組成,是銀川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能也是中國最有特色的古樓建筑之一。
來自馬蜂窩用戶@意識散
據《朔方新志》記載,緊鄰鼓樓的玉皇閣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古代建筑,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重要歷史文物。
來自馬蜂窩用戶@YuanHang
尋找銀川的現在與未來
打卡當代地標
銀川當代藝術館
在大西北黃河之畔的有機稻田之中,坐落著一座建筑獨具特色的現代美術館,這就是銀川當代美術館。
來自馬蜂窩用戶@蘑菇蹲
銀川當代美術館外觀設計取材于千年間寧夏地質地貌的變化,以流動的皺褶肌理還原了千百年間的沉積巖運動,記錄著這片土地上時間的印跡。這座線條流暢優雅,十分出片,是建筑愛好者值得一看的景點。
來自馬蜂窩用戶@蘑菇蹲
除了外觀,銀川當代美術館的館藏也同樣優秀。這里的鎮館之寶《乾隆皇帝半身冬裝像》是乾隆一生僅存的兩張便裝畫像之一,另一幅收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都是極具歷史價值的國寶。
來自馬蜂窩用戶@張揚的小強
覽山公園
如果當代美術館還無法滿足你拍攝網紅美照的靈感,那么大概沒有什么地方能比覽山公園更合適了——這里并不是銀川最著名的地標景點,但你若來到這里,也一定會被眼前的壯觀景象牢牢吸引。
來自馬蜂窩用戶@塞上江南
來自馬蜂窩用戶@咪
碩大的仿古羅馬式建筑,幾十級步階正對著賀蘭山脈,視野極為開闊,面前的西湖微風拂面,黃昏時分,淡紅色的煙霞與山脈沖撞出金邊,日落景象令人無比沉醉。
來自馬蜂窩用戶@ 腿毛叔叔
而建筑側面林立著羅馬式立柱與拱門,從里向外看,景色被鎖定于框內,西北的大漠山河搭配歐式的浮雕,亦不乏時空交錯的美感。
西北荒灘上長出的羊肉盛宴
銀川美食推薦
牛肉拉面
提起拉面,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或許會是蘭州牛肉面。然而在寧夏銀川,這里自成一派的牛肉拉面美味程度絲毫不輸蘭州牛肉面,是當地人首選的早餐之一。
來自馬蜂窩用戶@銀川餐廳推薦
與別處不同,銀川的牛肉拉面具有獨特而誘人的紅湯。這種紅湯并非取材于辣椒油,而是呈現紅潤鮮香的醬香口感。
來自馬蜂窩用戶@銀川餐廳推薦
大清早干上這樣一碗面,能量充滿全身,隨時都能元氣滿滿地開啟行程了。
羊雜碎
對于寧夏人而言,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碎是開啟一天的最好方式。
來自馬蜂窩用戶@羊蔥兔豆魚
羊雜碎又叫燴羊雜,是大西北地區常見的傳統風味湯類小吃。寧夏地區自古以來便廣蓄牛羊,每當人們宰殺羊后,剩余的血、腸、心、肝、肚等羊下水便會被烹制成鮮香的羊雜碎。
來自馬蜂窩用戶@-Linxj-
一碗羊雜碎端上桌,辣子鮮紅,蔥花翠綠,油而不膩,怎能不讓人食指大動?
來自馬蜂窩用戶@悅橙西北
老毛手抓
寧夏素來以產羊而聞名,來到寧夏,手抓羊肉是這里不可不嘗的地道美味。
來自馬蜂窩用戶@不合群的老虎
老毛手抓是寧夏手抓餐飲中唯一保存并流傳至今的近百年老店,你能在這里吃到最鮮嫩正宗的手抓羊肉。
來自馬蜂窩用戶@多多熊
手抓肉的羊肉很有講究。選羊要選八個月到一歲之間的羯羊,使用甘草、山麻黃等草藥喂養,使得肉質細膩肥嫩,毫無膻味。
辣糊糊
對于地道的寧夏人來說,可以沒有吃過羊雜碎,但一定吃過辣糊糊。
辣糊糊最早出現在80年代,是以辣椒面等材料為底制成的一道湯菜,可以將各種食材涮在香辣的湯汁里。
來自《沸騰吧火鍋》
紅彤彤稠密的濃湯包裹著豐富的食材,琳瑯滿目的串串隨著湯汁在熱氣騰騰的鍋里翻騰,看上去食欲大振,吃起來鮮辣可口。
出游目的地推薦
100%
點個在看,列入25年必去清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