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并且它還被人們稱為“長夏”,幾乎每年的三伏天,都是全國各地的高溫模式。此時人們也會采用各種各樣的避暑方式,來緩解燥熱。
但是在這里還是建議大家,在伏天切記貪涼,盡量少吃一些冷飲、冰鎮飲料,以及冰鎮啤酒等等,自然避暑也是最關鍵的,同時還要減少在高溫的時候外出,如果外出的話,那也要做好防曬措施。同時室內要通風,空調溫度也要適中,更要科學補水,飲食上也要以清淡為主!
俗話:“公伏熱死牛,母伏涼颼颼”,什么意思?看后漲知識了!
一、三伏時間表
可能很多人已經知道,今年的三伏天與往年的不同,因為今年我們即將迎來一個非常罕見的,可能近十年都沒有出現的“精簡版”的三伏天,它的時長僅僅有30天,從而也打破了以往三伏天40天的模式。
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時間表:
1、初伏:7月20號到7月29號
2、中伏:7月30號到8月8號
3、末伏:8月9號到8月18號
二、“公伏”、“母伏”的說法
關于“公伏”“母伏”咱們來說一下,今年的入伏時間是陽歷的7月20號,它所對應的陰歷日子是6月26日,可以看出都是雙日子,所以在民間被劃分為“母伏”,大家知道今年的氣溫明顯比每年高,所以這句“公伏熱死牛,母伏涼颼颼”可能就有點不妥了。
但是這也不過是古人的以后一種經驗總結,并不是什么科學依據,所以可見伏天究竟熱還是不熱還是要根據大氣環流,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的。
三、三伏天怎么養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注重的是養生,尤其三伏天養生最重要了,這個首先在飲食上我們要注意,切記“清熱祛濕,健脾養胃”的原則。首先要選擇一些清淡的飲食,像黃瓜、西紅柿、苦瓜等等都是首選,每天還要喝適量水,還要補充維生素等。
上面說了像冷飲之類的少吃,要更多的選擇健脾養胃的食物,像薏米、山藥、小米等,既可以開胃又能去除濕氣!更要遠離燒烤、和火鍋等容易上火的美食。
四、三伏天生活指南
在伏天除了要食用清淡的飲食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適量的運動,可以在傍晚或者清晨,天氣涼爽的時候走走步,或者是練練瑜伽等等,還有就是注意午間要休息好,運動后也不能大量飲水。
事實已經證明雖然今年是“母伏”,但是還是很熱,所以大家一定提前做好迎接伏天的準備,避免中暑。
所謂的頭伏的餃子,二伏的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此外可能各個地方還會有不同的習俗,雖然這些習俗因地而異,但是卻深深的藏著人們順應節氣,安然度夏的生活智慧,更讓這個悶熱的伏天里,有了一絲絲別樣的滋味!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拜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