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以“提質賦能助力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新局”為主題的2025中國航海日船舶金融保險論壇在海南博鰲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航海學會航運金融專業委員會、中國船東互保協會、中國船東協會保險與法律委員會、上海航運交易所、航運界網、力保海事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主辦,并獲得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國際航運公會(ICS)、希臘航運財務管理人協會、上海航運保險協會、上海仲裁委員會、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英國汽船保賠協會、信德海事網、諾德(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英國夏禮文律師事務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來自主管機關、科研院校、航運企業、保險機構、金融機構、國際航運組織等領域的近200名嘉賓代表出席。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二級巡視員翁笑冰、海南海事局副局長吳平生、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李世新、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董事長許立榮為大會致辭。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二級巡視員翁笑冰在致辭中表示,我國航運金融、保險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航運金融衍生品種類不斷豐富,指數期貨產品的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功能基本顯現;航運保險特別是我國船東互保事業國際競爭力、品牌力穩步上升,為國內外船東企業提供了專業、高效、優質的保險服務,為我國航運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航運金融、保險的繁榮是我國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的重要內容。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將繼續支持我國航運金融、保險業發展,支持構建完善的航運金融、保險服務體系,著力提升我國航運金融、保險體系的現代化、國際化水平,為海運業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二級巡視員翁笑冰
海南海事局副局長吳平生發表致辭稱,船舶保險如同堅固的盾牌,為船舶在浩瀚海洋中航行保駕護航?!耙粠б宦贰?倡議的深入推進,為航運金融和保險市場帶來了廣闊的業務空間,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航運市場的周期性波動以及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等,也給航運金融和保險行業帶來了諸多風險與考驗。行業同仁應攜手共進,以創新為引領,以合作為橋梁,以人才為支撐,在時代的浪潮中砥礪前行。海南海事局將通過加強行業交流合作、支持航運金融保險創新、優化海事營商環境等方式積極推動航運金融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為船舶金融保險業務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海南海事局副局長吳平生
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李世新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航海學會高度重視航運金融保險在建設現代海洋強國中保駕護航的作用,將繼續依托優勢資源平臺,支持行業交流合作,集聚產學研各方力量,以強化航運服務“軟實力”,更好支持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學會的分支機構航運金融專業委員會在依托單位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的推動下,進一步凝聚多方智慧與力量,在推動優化航運金融保險業務體系、提升行業風險管理能力、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李世新
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董事長許立榮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我國航運金融保險領域發展成果豐碩,為航運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相關領域在產品服務創新、國際話語權與影響力塑造、協同應對風險挑戰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潛力。作為航運金融保險領域的代表性機構,中船保將在以下三個方面深入研究、重點發力:一是把握行業發展脈搏,創新保險解決方案。二是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深化全球交流合作。三是防范重點領域風險,推動行業行穩致遠,從而為航運業安全、穩定、可持續保駕護航。
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董事長許立榮
主題演講環節,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馮玥從宏觀視角出發,探尋航運金融保險發展形勢和對策。他表示,龐大的貿易體量和船隊規模驅動航運保險基礎需求。我國航運保險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需要在提升服務能力方面下功夫,建議從“提升專業承保能力、提高全球服務水平、鼓勵產品與服務創新”三個方面著手提升中國航運保險的服務能力。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馮玥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孫云飛發表題為《深化產融結合,共筑航運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詳細介紹了中遠海運在資金融通、數字金融、全球運營、風險管理等領域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中遠海運集團期待與業界加強合作,深化共享機制,順應綠色低碳、智能發展新趨勢,共同打造兼具柔性和韌性的、安全可靠的全球航運供應鏈。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孫云飛
塞斯潘(Seaspan)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兵的演講主題為“綠色脫碳轉型路上的遠景、實踐與協同”。他指出,國際海事組織(IMO)給出了船舶溫室氣體(GHG)減排的目標,但具體的操作指南并不明確,需要形成一個行業廣泛認可的新能源解決方案。陳兵從“船舶能效躍升計劃、船隊智能神經中樞、清潔燃料轉型行動等方面概述了Seaspan的脫碳路徑,給業界提供綠色轉型的參考方案,也為金融保險產品設計帶來重要啟示。
塞斯潘(Seaspan)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兵
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事業部執行董事熊劍鋒發表題為《金融與實體結合的典范:租賃公司對航運生態的影響》的主題演講,從船舶租賃的優勢、發展歷程以及與航運公司的關系等方面,全面闡述了租賃公司在航運生態中的關鍵作用。他認為,航運公司和租賃公司是“合作為主、競爭為輔”的關系,兩者應該互相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事業部執行董事熊劍鋒
希臘航運財務管理人協會主席喬治·西拉達基斯(George Xiradakis)的演講主題為《歐洲及希臘航運金融與保險觀察》。他指出,航運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和高風險行業,盡管銀行和金融家對航運業提供支持,但資金缺口仍然很大。在技術發展尚未成熟、或沒有明確監管規定的情況下,投資者對于零碳燃料的投資仍持謹慎態度。希臘和中國的航運業在全球市場中均處于領先地位,雙方正努力促進交流,確保海運領域的協作發展。
希臘航運財務管理人協會主席喬治 ·西拉達基斯
上海航運保險協會會長、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徐峰發表題為《提高站位、主動作為,履行航運保險新使命》的主題演講。他介紹了國際航運保險市場上中國所取得的努力和面臨的挑戰。在國際局勢不穩定、航運保險業務面臨經營穩定性等因素影響下,行業需要形成共識,持續提升航運保險承保能力,建立細分領域的承保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規則、行業標準制定,引領航運保險行業發展。
上海航運保險協會會長、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徐峰
國際保賠集團油污委員會主席、西英保賠協會亞洲區負責人托尼·鮑爾森(Tony Paulson)的演講題目為“新時代、新挑戰:應對不斷演變的保險風險”。他表示,新技術、網絡攻擊等新變化給航運保險服務提出了新挑戰。航運保險產品需要跟上持續出現的風險和挑戰,以創新思維開發創新產品,應對船東的需求。
國際保賠集團油污委員會主席、西英保賠協會亞洲區負責人托尼 ·鮑爾森
上海海事大學原校長於世成介紹了我國《海商法》修改的最新進展及主要內容。他詳細闡述了《海商法》修改的總體思路及變化,包括著力解決規則滯后、制度缺失等突出問題,增強修法的針對性、實踐性;立足我國即是航運大國又是貿易大國的實際,合理平衡相關行業主體的權責配置;統籌國內國際,健全具有中國特色、順應國際趨勢的海商法律制度。
上海海事大學原校長於世成
在圓桌討論環節,航運界網創始人齊銀良與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亞太區總經理莊煒,國際航運公會(ICS)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海問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合伙人劉洋,國際海上保險聯盟(IUMI)專委會委員、中遠海運財產保險自保有限公司再保部總經理葛琪,英國夏禮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題樓(Thilo Jahn)和中船保服務(英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彼得(Peter Gulvanessian)圍繞主題《綠智轉型 全球服務:聚焦高端航運服務業創新舉措》展開探討。發言代表們聚焦規則創新、綠色協同、數據互通互聯、智能技術背景下的保險保賠、等前沿熱點,并一致認為,全球能力提升始于規則協同,綠色智能轉型成于風險共擔。具有跟上時代和需求發展的海事服務人才,并持續提升海事服務能力,才能夯實我國高端航運服務的競爭力。
圓桌討論環節
今年是中國航海日設立20周年,也是鄭和下西洋620年。作為中國航海學會新一屆航運金融專業委員會依托單位,中國船東互保協會今年首次舉辦中國航海日船舶金融保險論壇。本次論壇充分依托中國航海日的號召力與影響力,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合力搭建高端航運服務領域高水平交流合作平臺,致力于打造“放眼國際、聚焦前沿、力求務實、擁抱合作”的論壇品牌,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航運金融保險服務體系凝聚行業智慧、形成行業共識,為我國航運服務“軟實力”貢獻積極力量。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郵箱。
聯系主編:陳洋159985119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