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yī)余國俊:一方統(tǒng)治腰骶痛“陳氏通補湯”
本文是四川名醫(yī)余國俊在海外的講稿,講述了作者運用陳氏通補湯治療腰骶疼痛的思考與心得,干貨滿滿,醫(yī)友們一起學習吧。
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濕熱阻絡,成年女性腰骶疼痛,日輕夜重,越睡越痛,活動可以緩解者,補肝腎、益氣血、清濕熱三管齊下,陳氏通補湯主之。
陳氏通補湯方:蒼術(shù)12g,焦黃柏12g,薏苡仁30g,懷牛膝15g,黃芪30g,當歸10g,菟絲子30g(包煎),川續(xù)斷15g,桑寄生15g,杜仲15g,補骨脂20g。
一、方證淺識
《內(nèi)經(jīng)》曰:“腰為腎之府。”腰痛補腎,允為正治。然則“功能性腰痛”,即排除腰部器質(zhì)性病變之慢性腰痛,不僅肝腎虧損,且兼氣血不足、濕熱阻絡,成年女性尤多此證。
其證候特征為腰骶酸痛,日輕夜重,越睡越痛,起床活動后可以緩解。若純事補益,奏效緩慢;而補肝腎、益氣血、清濕熱三管齊下,奏效即速。
陳氏通補湯便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綜合法度。方中有三組藥物,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菟絲子、川續(xù)斷、桑寄生、杜仲、補骨脂;
大補氣血的當歸補血湯(黃芪、當歸);
清利下焦?jié)駸岬乃拿钌ⅲㄉn術(shù)、黃柏、薏苡仁、懷牛膝)。
尤妙在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品,又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所謂“寓通于補”,事半功倍。
例如川續(xù)斷,《名醫(yī)別錄》謂其治“惡血腰痛”,《大明本草》謂其“宣通血脈……破癥結(jié)瘀血”;菟絲子,《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其“續(xù)絕傷”,甄權(quán)謂其治“寒血為積”;桑寄生,《名醫(yī)別錄》謂其“主金瘡,除痹”;牛膝,李時珍謂其“生用則能去惡血”。陳氏通補湯獨領風騷之處,在于斯耶!
二、用方緣起
友人陳思義,樂山名中醫(yī),擅治疑難怪癥。1990年春,陳氏來訪,謂自擬一方治療成年女性之突發(fā)性腰痛,屢用屢效。余索要之,陳氏信筆寫出。余端視良久曰:“此方補益肝腎、氣血之功固佳,惟加用四妙散不好理解。”
陳氏侃侃而答曰:“成年女性若有妊娠、生育史,特別是人流、藥流、帶環(huán)以及各種婦科手術(shù)創(chuàng)傷,就難免留著瘀血與濕濁,且郁久必然化熱。
此等女性,縱無經(jīng)帶異常之顯癥,亦應'發(fā)于機先’,'先安未受邪之地’?!泵钤?!非閱歷深厚者,焉能發(fā)此高論!余學用陳氏通補湯治療成年女性之功能性腰痛,無論突發(fā)性還是慢性,均獲卓效。
三、治驗舉隅
1、女患,38歲,腰痛年余。曾經(jīng)放射、B超、CT檢查,未見病變。服金匱腎氣丸、壯腰健腎丸、腰痛靈等,效不顯。刻診患者腰酸痛,連脊及骶,有下墜感,日輕夜重,睡眠中加重,起床活動后可以緩解。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弱。
擬診為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濕熱阻絡。予陳氏通補湯原方3劑,腰痛減輕,無下墜感。上方加枸杞、巴戟天各15g,服6劑后腰痛消失。隨訪2年,腰痛復發(fā)1次,仍用上方3劑痛止。
2、女患,41歲,宿患慢性腎炎、泥沙樣腎結(jié)石,長期腰痛,二便不暢。來診前曾在某中醫(yī)院腎病科服補腎加排石藥物20余劑乏效。刻診患者腰骶酸痛,雙腎區(qū)叩擊痛,小便淋瀝(尿檢血++,蛋白++,白細胞+),舌質(zhì)偏紅,苔薄黃膩,脈弦沉。
投陳氏通補湯,加益母草100g(煎湯代水煎藥)。服1劑,小便黃黑,較前通暢;大便如污泥,腰骶痛稍減。續(xù)再進3劑,腰骶痛大減,小便仍黃,但頗通暢,大便黃軟。上方去益母草,加烏藥30g,服24劑,二便正常,腰骶痛雙腎區(qū)叩擊痛均消失,尿檢正常。
3、女患,48歲,腰痛2年,經(jīng)各項檢査無病灶,長期服多種補腎中成藥,效不明顯。刻診患者腰脊、骶疼脹沉重,坐后起立困難,顏面虛浮,雙下肢腫脹,按之時凹;月經(jīng)量少,色淡;舌質(zhì)淡胖,邊有齒痕,脈沉無力。
予陳氏通補湯,去方中之四妙散,合李可老中醫(yī)之“腎四味”(菟絲子、枸杞、補骨脂、淫羊藿各30g),再加仙茅、肉蓯蓉各15g。服4劑,諸癥減輕。堅持服至18劑,腰痛消失,坐后起立如常;下肢不腫,面有華色矣。
四、用方注意
臨證勿拘執(zhí)
勿拘于舌脈,亦勿拘于有無濕熱之顯證。換言之,只要腰痛的癥候特征與本方證相符合,便可信手拈來本方,默收穩(wěn)效。
療效欠佳須加減
本方治成年女性功能性腰痛,療效確切;治男性則療效稍遜。若服4劑療效欠佳,宜去本方中之三妙散,合李可老先生之“腎四味”(即將方中之補骨脂增至30g,再加枸杞、淫羊藿各30g)。若仍無顯效,則合麻黃附子細辛湯(生麻黃0g、熟附片20g(先煎)北細辛15g。
其他
本方藥味口感不好,須預囑病家宜飯后熱服(每次不超過150mL)。另外,本方加甘草可改善口感,但療效降低,還是不加甘草為妥。
陳氏通補湯方證的癥征是腰骶疼痛,日輕夜重,越睡越痛,活動可以緩解;病機是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濕熱阻絡;治法是補肝腎、益氣血、清濕熱三管齊下。
陳氏初擬此方時,治的是成年女性腰骶疼痛,效果很好。近年來,我推廣運用于成年男性,效果也好。
陳氏通補湯獨領風騷之處是,方中的川續(xù)斷、菟絲子、桑寄生、懷牛膝4味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品,又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寓通于補,事半功倍。這些都是我學用了一段時間后,覺得效果好,就去查書,查出來的。
另外,關于陳氏通補湯還有一段軼聞。1992年,陳思義先生申報中醫(yī)副高職稱,初審通過后參加答辯。答辯會上,主考官問他臨床擅長什么?他說擅長高年風癱、三叉神經(jīng)痛、咳喘、腰痛等。主考官聽了,對其他病癥的治療經(jīng)驗未持異議,唯獨對腰痛有微詞。為什么呢?因為陳氏舉了不少腰痛治驗,都效如桴鼓,用的都是陳氏通補湯。
主考官問:“你治腰痛全用這個方?”
陳氏答:“基本上是,因為這是一首通治方,通過加減,可以通治諸般腰痛?!?/p>
主考官眉頭緊鎖,表情嚴峻,一字一頓地說:“治腰痛要辨證論治,要分型論治,不是一個方可以通治的?!?/p>
不過,爭議歸爭議,答辯還是通過了,主考官有雅量。其他兩位考官對這個方也頗感興趣,一再詢問可不可以治療骨質(zhì)增生引起的腰痛?可不可以治療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
問:那么陳氏通補湯到底可不可以用于骨質(zhì)增生或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痛呢?
答:骨質(zhì)增生引起的腰痛可以用,本方去蒼術(shù)、焦黃柏,合獨活寄生湯和李可先生的腎四味(菟絲子、枸杞、淫羊藿、補骨脂)。陳氏通補湯中本身就有菟絲子和補骨脂,只加淫羊藿和枸杞就可以了。至于椎間盤突出,那要分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效佳,中度有效,重度無效。
問:臨床上怎樣區(qū)分輕、中、重度呢?
答:大家吃過小籠包子吧?有人打過一個比方,椎間盤就像包子,如果包子呈鼓凸狀,但里面的餡沒有流出來,就是輕度;如果餡流了一部分出來,但沒有完全流出來,那就是中度;如果餡完全流出來了,那就是重度。輕度叫膨出,中度叫突出,重度叫脫出。
我治椎間盤膨出和突出都用陳氏通補湯去蒼術(shù)、焦黃柏,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再合腎四味。我平生不敢用川烏,但我認為,如果合用《金匱要略》的烏頭湯,應該比合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效果好些吧。
溫馨提示:本文處方,僅供專業(yè)中醫(yī)參考,不作個人處方之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