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年,令妃生下第一個孩子還未出月子,乾隆就迫不及待寵幸她,此后10年她懷孕7次!可奇怪的是,她生一個孩子乾隆就送走一個,從不讓她親自撫養。
令妃的一生有許多謎團:比如她為何備受寵愛卻始終未能封后?比如她10年懷孕7次,生下6個孩子,1個孩子當上皇帝,但所有孩子都交由其他人撫養?
令妃在乾隆后宮中是非常獨特的一位妃嬪,其他妃子的封號都是“溫婉賢惠”等,而“令”字為聰明、智慧的意思。
乾隆對令妃的評價非常高,而且對令妃非常信重。乾隆南下出巡的時候,很多次都是令妃陪著一起去的,可見其地位不一般。
令妃是入旗的漢人,雖然家族是內務府的高官,可是說到底仍然是滿清皇族的包衣,說白了也就是奴仆。
而令妃最后儼然成為后宮之主,從令妃后來的穿戴品級來看,她距離皇后之位只差半級。后來令妃的兒子當上皇帝,也將令妃追封為了孝儀純皇后。
從清朝的整個歷史來看,令妃是唯一一位漢人出身的皇后,能達到這個高度令妃,深耕后宮的智慧。
令妃的出身在乾隆的妃子中并不起眼,歷史上也沒有對令妃美貌才情的過多描繪。
喜歡寫詩的乾隆,曾經在自己的作品中寫過,是皇后為他牽起了和令妃的姻緣線,從此他多了一位琴瑟和鳴的伴侶。
于是人們可以想象一個這樣的故事,出身包衣的令妃參加內務府選秀,想要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
皇后擔負著為乾隆皇帝擴充后宮的職責,她千挑萬選,選中了聰慧機靈的魏佳氏(令妃)。
魏佳氏恭謹有加,進退得當,很快得到了皇后的信任。
皇后為了穩固自己的勢力,平衡后宮的局勢,托舉魏佳氏成為乾隆的妃子。作為能與皇帝比肩的皇后,了解皇帝心思的第一人,皇后培養出來的魏佳氏,自然讓乾隆圣心大悅。
魏佳氏晉升的速度很快,被寵幸之后,便從低等級的貴人被封為嬪,僅僅過了三年,魏佳氏就成為令妃。
成為妃子之后就是一宮之主,享有尊貴的地位和待遇。令妃能這么快晉封,一是因為她的聰明智慧,二是因為母憑子貴。
先說聰明才智,從皇后的看重到乾隆皇帝的寵幸,令妃靠的不是投機取巧,她入宮后的表現得到了充分的認可,才有出頭之日。
在皇后身邊,令妃始終支持和幫助皇后,她識大體,不冒進出頭,做出那些后宮爭寵的事情,成為皇后的助力,皇后才對令妃放心。
而在乾隆皇帝身邊,令妃溫柔解意,為乾隆提供情緒價值,從不恃寵而驕,乾隆識人無數,更能明白,說得來的妃子,比一位美貌無雙的妃子要更為舒心。
然后就是子嗣問題,這也是后宮中極為重要的問題,令妃在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這也彰顯了她受寵的程度。
令妃6個孩子出生的日期非常緊密,她在后宮的日子里,基本上不是在養胎就是在生孩子,在生育上是非常忙碌的一位妃子。
忙碌的生育期正是令妃不能撫養自己孩子的一大原因,她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來教養一個皇子或者公主,交給其他人是最好的方法。
還有一個客觀原因是,清朝皇室有規定,皇子必須交給嬪位以上的后宮主位養育,嬪妃也不能養育自己的孩子。
在令妃晉升之后,她是滿足養育孩子的條件的,可是無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其他人的孩子,令妃都沒有親自撫養,這就是出于后宮生存智慧的考慮。
正所謂樹大招風,令妃受乾隆寵愛,乾隆走哪兒都要帶上令妃,兩人的關系是其他后宮嬪妃望塵莫及的。
令妃不但受寵,還生下了四個皇子,光從概率上看,令妃的孩子成為皇位繼承人的可能性非常大,這種情況自然引人矚目。
因此令妃將孩子交給其他妃子撫養,能夠降低其他人對令妃的敵意,拉攏后宮勢力,也給皇子創造一個較為安穩的成長環境。
乾隆皇帝看到令妃這樣識大體,維護皇室體面,平衡后宮安穩,對令妃更為滿意。
皇后去世后,令妃儼然后宮的無冕之后,雖然位份低于繼后,但是待遇上差別不大。令妃在世時候,乾隆將令妃的兒子十五皇子秘密立為儲嗣。
參考資料:《清列朝后妃傳稿》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