瘖痱,“瘖”指語言不利,“痱”指四肢痿廢
瘖痱,中風證候之一。“瘖”語言不利或不能講話,“痱”,四肢痿廢,不能運動。臨床上有虛實之分,實證是由于風痰阻塞,虛證是因腎虛精氣不能上承?!夺t門法律》:痱即痹之別名也,風入而痹其榮衛,即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能轉側也。然營衛有虛有實,虛者自內傷得之,實者自外感得之。此方則治外感之痹其榮衛者,故以得小汗為貴。然已變越婢之制,而加芎、歸養血,人參益氣矣。其內傷而致榮衛之痹者,于補氣血藥中,略加散風藥為制,更可知矣。
失語癥包括自發談話、聽理解、復述、命名、閱讀和書寫6個基本方面能力的障礙。但通常不以其臨床表現進行分類,較通用的是以解剖-臨床為基礎的分類法,我國常將失語癥分為外側裂周圍失語綜合征、經皮質失語綜合征、完全性失語、命名性失語、皮質下失語5種類型。失語癥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識正常,發音和構音沒有障礙的情況下,大腦皮質語言功能區病變導致的言語交流能力障礙。不同的大腦語言功能區受損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失語癥的5種分型具體如下:
1、外側裂周圍失語綜合征,均有復述障礙,包括Broca失語、Wernicke失語和傳導性失語。
2、經皮質失語綜合征,患者的復述功能相對保留,包括經皮質運動性失語、經皮質感覺性失語、經皮質混合性失語。
3、完全性失語,即上述6個基本方面的功能均有嚴重障礙甚至完全喪失,患者限于刻板言語,聽理解嚴重缺陷,命名、復述、閱讀和書寫均不能。
4、命名性失語,表現為命名不能,常把詞“忘記”,但聽理解、復述、閱讀和書寫障礙輕。
5、皮質下失語,包括:丘腦性失語,表現為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緘默不語,以后出現語言交流、閱讀理解障礙,言語流利性受損,音量減小,可伴命名不能,復述功能可保留;內囊、基底核損傷所致的失語,表現為言語流利性降低,語速慢,理解基本無障礙,常常用詞不當。能看懂書面文字,不能讀出或讀錯,復述輕度受損。言語不利主要表現為構音障礙及失語,多見于大腦半球、小腦、腦干的梗死,其中左側大腦半球為語言的優勢半球,因此左側大腦半球梗死更容易導致言語不利。
痰,堵百竅!用一張化痰方子,治療失語癥,發人深省的小醫案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p>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病因病機學》《中醫情志病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神秘的失語癥。啥是失語癥啊?說白了,就是忽然之間,說不出話來了。心里明白,但說不出來。來吧,我給你說個真實的醫案故事。你一看,就知道了。
話說有這么一個女子,醫案記載姓黑,當時是19歲。初診時間,為1989年的9月10日。最初,此人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戀愛失敗。分手了以后,她就情緒低落,總唉聲嘆氣,不想吃飯,晚上也睡不好覺。家人見狀,就告訴她,不必為此事沮喪,而且還問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當時患者表現得很正常,說自己就是頭痛胸悶而已,過一段就好了。結果,第二天,家里人就發現她常常低頭哭泣,眼睛紅,說話磕磕絆絆的,說不出完整的話,只是一個字兒一個字兒地往外蹦。到這時候,家里人依然認為是戀愛失敗傷心所致,覺得過一段時間肯定會好轉。然而,患者的癥狀日益加重,到最后干脆失語,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用手胡亂在胸前比劃。而且,神志癡呆,眼睛直勾勾看著腳下,對周遭事物沒啥反應。直到這時候,家里人才覺得不對勁兒,趕緊帶她去看醫生。用藥一周,無效。家人又帶她去精神病院看。經過一周治療,還是未見好轉。這可怎么辦?難道說一個19歲的花季女孩,就這樣瘋了,無可救藥?最后,家里人決定帶她看中醫,用喝湯藥的辦法試試??淘\,見患者精神狀態抑郁,臉上毫無表情,對醫家的問話沒有反應,低著頭,基本上說不出話來。偶爾,她自己會發出單音,但語音不清,其他人完全不明其意。但是,盡管如此,她的聽力似乎還很好,對別人的話也能理解。比如說,在父母替代她敘述既往病史的時候,尤其是談到她失戀經歷,此患顯然情緒激動,手腳亂動,似乎是要打斷父母的講述。看脈象,發現脈弦,舌苔薄白,舌質淡紅。細問得知,二便正常,食欲低落。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醫家給開了一張方子。
但見:半夏20克,陳皮10克,膽星10克,菖蒲9克,茯苓15克,香附20克,木香6克,炒棗仁15克,柏子仁10克,鉤藤4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結果如何?
患者服用12劑以后,患者的精神狀態開始大大好轉,食欲恢復,睡眠正常。說話,雖然還是說不出完整的句子,但是能說出一些詞來,而且清晰可聞,表達準確。這時候,原方不變,繼續投用。等到20天后第三診的時候,患者精神如常,可以緩慢地說出一些句子來,唯獨不想見人。這時候,原方加入天竺黃6克。最后,患者諸癥悉平,一切恢復如常。而且經過隨訪三個月,未曾復發。
這就是基本的醫案經過。我給你復述了一遍。這里的醫家,是山東的一位杏林前輩。此案曾收錄在由山東中醫學會,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出版的醫案集子里。我看到了以后,分外珍惜。
現在,我來說說這背后的道理吧。
初一看,這個患者的癥狀很奇怪——失戀以后抑郁寡歡,逐漸沉默癡呆,最后說不出話來。
中醫管這個,叫做失語癥。
她為啥會失語呢?中醫有一句話,叫做怪病治痰。對這個女患者而言,問題的根源在于痰迷心竅。
你看啊,這個女患者,最初是戀愛失敗,備受打擊。
這一點,我們立即就想到了肝郁。患者后來就診的時候, 脈象弦,這也提示我們肝郁。患者一度悲傷欲哭,這更是肝郁的表現。
肝郁的結果是什么?是津液疏布失常,是肝郁化火、煉津成痰。也就是說,肝郁日久的她,身體里有了痰濁。
痰濁之邪,接下來捅出什么亂子了?就是迷亂心竅。我們的心,主神明啊。我們的語言表達也好,頭腦反應也好,中醫講,皆出于心。現在,痰迷心竅了,她當然就說不出話,也無法對外界信息做出反應了。
所以說,這個患者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肝郁化火日久,痰迷心竅。
我這么說,你能看懂了吧?
所以說,要想讓患者恢復正常,就必須疏肝解郁、清化痰熱。我們看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吧——
半夏20克,陳皮10克,膽星10克,菖蒲9克,茯苓15克,香附20克,木香6克,炒棗仁15克,柏子仁10克,鉤藤40克。
這里頭有,香附、木香用于疏肝順氣,半夏、陳皮、膽星、茯苓、菖蒲用于清化痰熱。鉤藤,用于平肝清熱。柏子仁和炒棗仁,用于養心安神。
后來加入的天竺黃,有清痰熱、清心定驚的功效。
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它有順氣導痰湯的影子。
等這個患者,肝氣順暢了,痰濁不再迷亂心竅了,她的狀態就漸漸好轉了。
在這里,我想重點和你聊聊,痰堵心竅這個病因病機。
痰濁之邪,粘粘糊糊的,容易給我們添堵。
其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痰迷心竅。中醫在治療情志異常類疾病的時候,特別重視這一點。比如說,失眠、健忘、癡呆,以及上面所述的失語癥,中醫就經常以痰論治。
另外,耳鳴、耳聾、嗜睡,中醫也會考慮,是不是痰濕阻滯,清陽不升所致。
那么,迷亂我們心竅、官竅的痰濁,哪里來的?
它絕對不是憑空出現的。長期、持續的苦悶、愁怨、不得志、抑郁、寡歡、焦慮,會嚴重擾亂肝氣的調達,從而為痰濁的形成,提供溫床。也就是說,它是愁出來的。可見,犯愁和痰濁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這就提示我們,做人,務必要豁達,要看開。必要的時候,難得糊涂、得過且過,不必較真。這是一種高明的活法,是讓自己遠離病災的活法。事事要強、非要爭出個所以然來,未必代表著聰明伶俐。相反,你可能是在使蠻勁。到頭來,傷的是自己。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二陳湯,它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里的配伍,基本組成只有四味藥,分別是半夏、橘紅各15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所有這些,水煎服。煎煮的時候,加生姜3克和烏梅一個。
二陳湯,還被成為中醫治痰的“總司令”。為啥這么說?因為從它這里經過化裁,衍生出很多方子。
比如說,溫膽湯,就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竹茹和枳實。它是二陳湯加竹茹和枳實而來,用于理氣化痰,清膽和胃,它治的是痰熱內擾,膽胃不和。
再比如說,導痰湯。它的組成,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南星、枳實和生姜。二陳湯加南星和枳實,配生姜,這就是到痰湯了。它燥濕祛痰,行氣開郁,治痰涎壅盛,胸膈痞悶,咳嗽惡心,甚至肝風夾痰,頭痛眩暈欲嘔。
又比如說滌痰湯。它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加上膽星、菖蒲、竹茹、枳實、人參。它可以治療痰濁迷心竅帶來的問題。
另外,有半夏白術天麻湯,它是二陳湯,直接加白術和天麻。它可以燥濕化痰,平肝熄風,治風痰上擾證,患者頭暈迷糊、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
所以你看,這二陳湯,是不是很好的方子啊?它經過變化,衍生出好多治痰的方子,風格各異,主治不同。但它們確有同一個老祖宗。
所以說,這二陳湯,真的是治痰的總司令啊。
順氣導痰湯
組成:導痰湯加香附、烏藥、沉香、木香、磨刺。
用法:每服4錢,加生姜,水煎服。
功用:中風,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李氏醫鑒》卷二:順氣導痰湯
組成:橘紅、茯苓1錢,半夏(姜制)2錢,甘草5分,膽天南星、木香、香附、枳實。
功用:痰結胸滿,喘咳上氣。
提示:方中橘紅、膽星、木香、香附、枳實用量原缺。
特別提醒:本文原創作者不詳,文中所涉及處方,僅供臨床中醫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士請勿擅自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